小学生细节描写教案
详细内容
作文----------让细节描写丰富你的文章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初步了解细节描写的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以及作用。 2、能运用细节描写写作文片断 过程与方法: 由浅入深,练习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细节描写。学生训练、感悟为主体,教师讲析、点拨为主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指引学生用细心的态度作文,在文章中感受细节的妙处。 2、培养学生关注生护中的细节,在平凡与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美好。 教学重点:初识细节描并且能运用细节描写进行作文片断的习练。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恰当有效的运用。 教学媒介:幻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播放生活中一些不被人关注的生活细节图片,课前渲染气氛。 一、课堂导入:(1分钟) 学生看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冻得通红的脸 布满冻疮的手紧握着铅笔 破旧的单薄的线衣 专注的眼神 评一评:谁说得最好?为什么?(抓住了细节) 师:生活中我们往往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大事,那些微乎其微的小事却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其实在这些不被我们关注的细节中蕴藏着无限的美丽。由于这种生活态度的影响同学们在写作文中也常常忽视作文中的细枝末节,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作文是否有神韵,是真挚细腻的要素,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节作文课,共同来认识细节描写。 二、打出本节课标题下面的副标题——让细节描写丰富你的文章 三、理解内涵:(学生回顾: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中。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景物描写:环境(动物、静物) 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 四、探究细节描写的方法之一 对比阅读:说一说哪段文字更感人?为什么? 例1:只见他很艰难地爬过铁道,买来几个桔子,我的眼泪流下来了,爸爸对我真是太好了。看着爸爸离开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 (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学生说这段描写感人之处在哪里? 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原句运用白描手法写的句子同扩充之后的句子比较,总结这样写的妙处。 教师小结: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和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达。 例2: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人拼命往前挤,挤也挤不进去,就抓住人打听,以为是杀人的告示。妇女们也抱着孩子们,远远围成一片。又有许多人支了自行车,站在后架上伸脖子看,人群一挤,连着倒,喊成一团。半大的孩子们钻来钻去,被大人们用腿拱出去。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 运用恰当的词语、修辞,渲染了热闹的气氛。 学生活动:你自己再列举一段细节描写的例子,读给大家听。 (提示:课文猫、斯科特、登上地球之巅) 总结:如何让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 (1)细致观察感悟;(2)精心锤炼词语;(3)巧妙运用修辞。 五、讨论:如何写好细节 1、教师实验演示:“小银元落地”,学生认真观察,口头进行描写 2、对比分析: 例句: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2.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问题: 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第2句增补了哪些内容? 小结: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 上面追问的实际情况如何?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到,但在写作时,你不可能凡事都能亲自演示一番,实际状态只能联想和想像,使其合情合理,这个过程我们又给它取名为想像延伸法 写人时,要使文章具体形象,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是不够全面的,比如,描写人物肖像时,还得对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描绘,我们又把这种方法叫做局部细写法 六、再显身手 下面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试用上面的“细写公式”把它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2.想像延伸、局部描写(略) 范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冰心《小橘灯》) 七、【能力迁移】 他看着重拾进篮子的梨,对我充满了感激。 这个句子叙述简明,但不具体,要使它具体形象,需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人”是个什么身份、年龄的人? (2)“这样一个人”得到帮助时会有什么反应?小学生细节描写教案 (3)“这个人”表示感激时是什么模样的? (4)“这样的人”一般以什么方式表达感激? (5)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怎样面对别人的感激之情? 讨论交流,把上述句子扩写,要求描写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提示同学: 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好,也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 原则: ①必须符合生活真实。 ②必须表现人物个性。 ③必须要能烘托主题。 八、实战演练 根据你平时测验时的观察(或体验),把下面一段话改成具体描写的文段,100字左右。 昨天测验英语,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 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节描写,知道了细节描写的作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文的时候不要忽视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当然更不要忽视生活中平凡而细小的事情。作文因为细节而充满神韵,生活因细心而异常美丽。让我们时时刻刻拥有一双细心发现美丽的眼睛。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目标:1、明确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刻画人物动作细节表现人物个性突出中心并养成修改作文,学会观察、思考、积累的习惯。 3、鼓励学生写作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谈话入题,表演激趣 1、课间或在体育课中,你们玩些什么?能告诉老师吗? 2、你们玩的类型比较多,我也知道有许多同学喜欢踢毽子,我们班上谁的毽子踢得最棒?请他到前面来踢给大家看好吗? 3、请说一句话,夸一夸他毽子踢得如何好。 4、刚才大家看到这位同学踢毽子的情景后,情不自禁地用一句话来夸奖他。你想不想把刚才看到的写下来,让家长和好朋友通过看习作来欣赏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习作时我们把人物的举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情景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或动态进行描写。 5、游戏:我做动作你猜动词 (1)推举压 (2)摸拍捏 6、同学们真了不起,看得细、猜得准,刚才大家说的就是描写动作的词语,那么怎样写才能让人看了好像亲眼看到的一样呢呢? 著名作家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下面我们通过范文来感悟把动作写好。 二、例文引路,感悟写法 1、一读例文,初步感悟图文联系。 (1)看插图,这是谁?他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看看例文是怎样通过动作描写他的 刘翔参加110米栏的比赛(强健有力、速度快) 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跑步速度。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目光中陡然射出浓浓的“杀气”,像是要把栏架踏个粉碎。他舒展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2、二读例文,探究表达方法,总结规律。 (1)例文中用了哪些准确的词语来描写刘翔的动作的?把这些词语找出来。我们还发现动词的前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吗?(修饰语,更加突出他的强健有力) (2)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顺序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3)怎样才能把人物的有关动作写好呢? 3、学生讨论。 4、教师小结。 (1)描写人物的动作,首先要选准动词,力求做到“准确”。在动词的前面可加上“XXX地”的修饰语 (2)人物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行动的,写好人物的连续动作,必须注意前后连贯,相互照应。 (按动作的先后顺序使用动词) (3)尽量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喻句) 从以上三个方面去描写人物的动作,所写的情景就会跃然纸上。 5、考考你,斟酌一下该用什么动词 我先在锅里(倒入)少量的油,等油(冒)烟的时候,我赶紧把鸡蛋(倒入)锅中,只听见“嚓”地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迅速(泛起),它地边缘多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边。 (2)他打篮球可厉害了。只见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跳动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躲闪过两道防线,冲到篮架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脱手而出,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后,“嗖”的一声不偏不倚地穿心而入篮筐。 (3)弟弟也有不乖的时候。饿了或者要睡觉,“牛”脾气一下子就爆发出来,撕心裂肺地哇哇大哭,小手不停地乱打乱抓,小脚使劲地乱蹬乱踏,身子向上拱成“弓”形,真有点降服不住他。不过,抓紧给弟弟冲一瓶奶堵上他的嘴,或是哼着小曲拍着弟弟的屁股在楼梯间走来走去,不安分的他就会慢慢静下来。 只要搭配正确就好,因人物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动作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三、明星演技大比拼 请同学们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演所给语段的内容. 1、只见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2、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四、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1、观看三个踢毽子同学的表演,看有哪些动作,有顺序的说一说。(口头作文) 2、四人小组选一个印象最深交流,然后写下来。 3、习作,交流。 五、总结 动作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要写的情景真实可感,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前言万语的表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记住今天学到的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它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第二讲写作描写 一、欢迎词 二、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成语接龙。 龙潭虎穴——雪中送炭——谈天说地——地大物博——博览群书龙潭虎穴:藏龙深潭,卧虎洞穴。喻极其危险的处所(龙争虎斗、龙腾虎跃、笼中之鸟、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生九子各有千秋、笼络人心) 雪中送炭:下雪天送炭给人。比喻在他人急需时给以及时的帮助(对应锦上添花) (雪上加霜、雪舞翩翩,穴居野处、学以致用、学无止境,削足适履,、血海深仇) 谈天说地:上天入地的侃侃而谈,指漫无边际地随便谈论。范围广泛。 (谈虎色变、谈笑风生、谈笑自若、叹为观止、贪得无厌、贪官污吏、贪生怕死、贪心不足,忐忑不安) 地大物博: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比喻一个国家十分的小学生细节描写教案 富足,有许多物资。 (地广人稀、地动山摇、地久天长、滴水成冰、(滴水穿石)坚持不懈的力量、滴水不漏、低眉顺眼、低声下气)博览群书:阅读过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知识非常渊博。 (波涛汹涌、波澜壮阔、波光粼粼、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博而不精、 拨乱反正、拨云见日、伯乐相马) 三、你们放学的时候有没有急着回家要看电视的情景呢?这个时候你们都是怎么样的? (讨论,发言) 填空 我()上楼梯,紧急立定,()出钥匙,()进锁眼,用力一(),()出钥匙,()进屋子,()起插头()在电源上,顺势()起遥控器()下开关,哈哈!太好了,一秒也没错过!我()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一屁股()在沙发上。 四、引出今天的话题,动作描写。 一句话练习。 一只蜗牛()了过来。——一只蜗牛()地()了过来。 一只蝴蝶从我眼前()了过去。——一只蝴蝶从我眼前()地()了过去。 下雨天,一辆汽车从我身旁()。——下雨天,一辆汽车()地从我身旁()。——下雨天,一辆汽车()地从我身旁(),雨水()了我一身。 小明看到池塘边()一只青蛙,他()地()过去,()下了腰,()地向前()。突然他()了脚()了一下,青蛙()地()。 五、例文,注意动词的运用。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 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妈妈炒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妈妈的拿手菜呢! 妈妈是怎样炒糖醋白菜的呢? 《人物描写之动作描写》教案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动作描写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2.掌握动作细节描写的要求,包括动词的运用和修饰词; 3.学会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刻画和丰富人物形象。 四、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动作描写的基本能力。 五、教学工具 运用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引入课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顾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是通过自己的动作来说话,令顾客信服。” 总结:故事读完了,我们再看看顾客们说的那句话。从这句话里我们不难总结出,哑女成功卖刀的原因,就是在于她用动作说话! 那么把哑女卖刀的故事放到我们今天的作文课里,就是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一提到动作描写,许多同学眉头都要皱起来了。本来人物描写就够难的了,要注意各种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现在还要在动作描写上下功夫,岂 不是更麻烦? 但是,动作描写却又是人物描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著名作家老舍曾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所以我们同学们就要尽你们所能,让你们笔下的人物,在作文中活起来!那么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来学习。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动作描写。 2.为动作描写下定义 所谓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行为进行描述。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那么在这一点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同学们拿捏好,就能更进一步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包括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我们懂了这个动作描写的定义后,不仅对我们写作有帮助,在我们平时做阅读题的时候,也是很有用的。 3.动作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我们接下来看,为什么同学们要费尽心思的写好人物的动作?动作描写对人物的作用何在?首先,我们以日常生活中的吃饭为例。 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一下,平时你们吃饭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吃的?你的爷爷奶奶是怎么吃的?你自己或者你的弟弟妹妹们又是怎么吃的?我们说同样的一桌饭,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他们所表现的吃饭动作也不一样。 另外,在吃饭情境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的表现又是各不相同。下面我就用两个现场示范来说明。 首先,有请第一位小助手。 放入情境:今天早上你没有吃早餐,肚子从8点饿到12点,一直空腹了4个小时。回到家后,妈妈给你准备了一桌子好吃的。现在一碗饭放在你面前,你此刻心里想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同学们注意,刚刚这位同学说的话,是她此刻心里想的。如果我们把这段话放到作文里,就是人物的心理描写。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这段心理描写写出来,我们该怎么办?用行动说话!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位同学吃饭的过程。 学生示范吃饭过程。 总结:刚刚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同学在吃饭的时候,她手抓碗筷的姿势,那个吃饭的速度,还有碗筷碰撞的声音,我们就可以很快的总结出,她这顿饭真是吃得狼吞虎咽! 下面,我们请第二位小助手。 放入情境:今天早上你出门的时候吃了早餐,到了11点的时候,你肚子饿了,同桌给你吃了两个叉烧包,11点半放学了。回到家的时候,妈妈同样给你准备了一桌子好吃的。现在一碗饭放在你面前,你此刻心里想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同学们注意,这又是与上一位同学不同的心理描写。假设我们不知道这段心理描写,同样的,我们用行动来说话! 学生示范吃饭过程。 总结:通过这位同学的表演,我们看到她吃饭时脸上那不情愿的表情,手上那缓慢的动作,就可以很直观表现出,她是在很无奈的,慢慢地吃。 很感谢这两位吃饭吃得这么认真的同学,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 通过两位同学表演,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每个人的动作,在不同情境,不同身份,不同年龄都会有自身的特点。而我们的动作描写,就是为了凸显这些人物的特征。 4.具体怎么写? 我们光知道了动作描写的作用不行,更重要的还是还具体怎么写?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例文: 《节俭的张先生》:食堂里,张先生急着要去上班,他端起饭盆,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地将里面的米粥喝了下去;一低头,却发现衣襟上洒下了几滴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小心翼翼地舔入口中。小学生细节描写教案 同学们注意划了横线的地方,这几个动词,尤其是最后一个舔字,我们读了之后,甚至能想象出张先生舔粥时抬头的弧度,同时,也体现出了题目中所提到的,张先生的节俭。所以我们就说呀,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端、仰、喝、低、洒、撩、伸、舔”等动词,把张先生喝粥的动作描写得生动而逼真。 另外,我们不要忘了这段话里除了有动词外,还有修饰词,例如呼呼噜噜和小心翼翼。这些词语在修饰动作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下面我们继续看另外一段例文: 《我的老师》: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我们仔细一对比,就会发现,这段话里不仅包含了动作,还有肖像描写。人物的动作(动作描写)和生气时的面部表情(肖像描写)相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逼真,也表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那么根据刚刚所举例的两个文段,结合我们今天所学,我们可以总结出,动作描写的几个要点: 首先,选好动词,并加以修饰。然后,在这基础上,我们能写出人物的特点。更进一步的,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加上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和其他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抓住人物的身份特征、性格和当时的情境来写。这样,我们就能完成一篇人物描写的佳作。 八、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 动作描写 九、作业设计 在PPT上的三幅图片中挑选一幅图,仔细观察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再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个动作写完整。要求:动作的片段描写,200字以上,下课前交。 十、课后反思 内容方面,可在“怎样写”这一环节中再细致些,围绕动作描写的定义,包括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以具体的动作“吃饭”,给学生举例示范。不仅仅要有表演的环节,还要注意学生能在这表演中能收获什么。 环节设计方面,在最后的归纳总结时,应当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由老师来总结,这样比直接放出知识点更有引导作用。 总体来说,在试讲过程中自我感觉还是不够自然流利,授课技巧有待加强。 《让人物在细节描写中鲜活》教学设计 石庄中学赵晓静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二、教学重点 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恰当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四、教学方法猜一猜比一比试一试练一练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导入新课 1、首先请大家猜一猜。 他是谁?(展示课件)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他的手刚一伸进一位妇女的背包准备扒窃时,突然一阵警笛声他身子一颤,但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2、大家能成功找到此人得益于什么?细节描写 (二)比一比——阅读示例 例一、原稿:《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修改稿:《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 快地流下来了。 例二、A这次上去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了讲台„„ B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 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摘自《脱下自卑的外衣》 例二、原稿:“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修改稿: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玩电脑,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考试前一天又趁父母不在家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三)议一议——合作探究 通过以上三段文字的比较,请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巧妙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有那些方法和技巧?(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回放课件) 教师归纳 ①仔细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瞬间 ②选用典型细节,真实再现情景 ③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 ④运用联想想象,刻画人物心理 (三)试一试——小试牛刀 观察图片,然后任选一副图片写一细节片断。(展示课件) (四)练一练——布置作业 A迟到 B某科试卷发下来后„„ 要求: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②字数300以上 (五)老师寄语(展示课件) 借你一双慧眼 给你一支妙笔 放眼大千世界 关注生活细节 描绘精彩人生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