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排名
详细内容
篇一:《【云南师范大学排名】云南师范大学特色专业-云南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线
坐落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作为西南联大在昆的唯一遗脉,云南师范大学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学校现占地3680亩,图书馆藏书242万册,有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18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15000余人,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教授223人,副教授524人,其中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1人进入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获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学校设有21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34个科研机构,具有覆盖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的9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本科专业5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3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十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973”、“863”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计划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58项,科研经费达到1.84亿元。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培训基地、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重点大学、中国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汉语师资基地、国家首批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24所高校之一和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学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后被教育部评为“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教先进单位”,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连续8年被中宣部等评为全国大中专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5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成绩排名全国同类师范院校前10位,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岭先锋”流动红旗先进基层党组织、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以及“云南省德育先进集体”、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三好学生标兵,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以及在雅典、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优秀团体和学生。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云南师范大学确立了立足边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云南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服务定位,明确了建成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有优势的省属重点大学,进入全国省属师范大学先进行列的发展目标,有信心为建设一所高质量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
斗。
云南师范大学招生网站:/daxue-jianjie-327.html
篇二:《【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排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特色专业-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录取分数线》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录取分数线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处祖国西南美丽的春城-昆明,是教育部批准的本科独立学院。这里是“2012魅力中国-全国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之一,全年平均气温22.3度,空气质量优秀,是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作为西南地区最好的独立学院之一,文理学院以其高水准的教研水平、对学生的个性关怀与全力支持闻名遐迩。我们坚信,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会给你带来充实而且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我们更会致力于增加每一位学生的就业筹码与工作能力。当今,每一个学生都会为选择和接受高等教育做出金钱和时间的双重理性投资,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开设的课程会让你觉得一切的投入物有所值。我们更相信,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你最正确的选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核心实践能力并善于进行国际间的文化合作、沟通及信息处理。学院之责在于向社会,向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普世化文明教育。即向学生传授全人类文明演进的成果,培养学生具有自主的、开放的包容既五彩缤纷又复杂怪异的世界的能力;学院鼓励独立地追求真理,积聚社会良知、彰显批判意识,展现对民族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忧患与追求。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人才与愿景规划,制度与环境,思想与意识,当这些价值与您的潜能如同网一样相互结合的时候将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学院以“Think(思考)、Change(改变)、Do(行动)、Review(反思)”为行动策略并形成了“博文明理、敦品励学”的校训精神。学院董事长王永明及院长张路进均为留澳归国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顾明远教授、美国弗里曼基金会执行理事.佛蒙特大学终身教授王觉非博士,中国文化名人宣科先生等作为顾问加盟。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0人。下设外语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传媒学院、体育学院和国际学院、马列部、大学外语教学部等,设有31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农、经、文、管、教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分别为英语、法语、泰语、日语、
汉语国际教育、朝鲜语、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统计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城乡规划、建筑学、园林、园艺、体育教育等专业,是西南地区开设外语语种最多,国际化进程推进最快的学院。优美的校园环境学院共有两个校区,其中龙泉路校区位于昆明市中心龙泉路中段,杨林校区位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旁。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学生服务中心、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及完善的体育场馆,整个校区呈现浓郁的高等学府氛围。高社会信誉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2新浪中国教育盛典十大品牌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优秀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学院聘有来自14个国家20多位外籍专家教授担任语言及非语言课程的教学。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占专任教师的54.52%,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42.68%。我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项目合作单位,与西班牙、韩国、泰国、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密切联系,深度合作,还在对应国家的合作院校建立语言中心,并已在美国及泰国建立汉语培训中心。高质量教学学院开设了大学本科500多个专业课程,其中外语、工商管理、城乡规划、汉语国际教育、财务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教育等专业连续多年位居西南地区前列。学院拥有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5项。工商管理学科被列为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培育学科。外语学院英西双语班谭思未同学在“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得全国第15名的好成绩;艺术传媒学院牛佳佳同学荣获“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全国三等奖;艺术传媒学院的刘应华同学,先后获得第十三届全国推选文艺新人大赛全国总决赛声乐类“十佳”奖、第五届“金色彼岸”全国新人新作云南赛区青年通俗组金奖.在众多高校激烈竞争中,我校赢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国际会议”、“全国高等院校法语教学大会”、德国外交部、博世基金会“环境与冲突博览会”及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2013东欧-
中国高等教育论坛年会”的承办权。全方位服务学院充分了解人类智力多样性及学生潜力个性的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启,发展及进步。31个专业,50余类专业方向面向不同学业倾向、不同兴趣爱好及具备各类专项技能优势的同学提供广阔的学习研究平台及选择机会。多语种的大学外语教学及各学院专业课双语教学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窗口、走出国门提供途径。20多所国外合作大学为学生提供长短期的海外学习与生活体验。各类奖助学金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所有教职员工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为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类问题为宗旨。高就业率学院不断开拓进取,时刻保持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以确保毕业生凭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各自的领域中成功迈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同时双学位及协议院校本硕联读项目为有意向深造的同学提供发展保障。学院2010年、2011年、2012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率连续三年在95%以上,就业渠道和途径日趋多元化,有110人赴法国、韩国、泰国、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外高校完成硕士学业,有200多名毕业生在东南亚国家从事汉语国际化教学工作。2012届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率达到34.95%。其中外语学院07级英法双语学生彭倩考取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最牛毕业班就业率100%”(新浪网、云南信息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注重传承知识与能力,更重视铸建希望与梦想。只要我们坚
守善良、坚韧、勤奋与进取,我们就将拥抱美好的明天!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招生网站:
篇三:《【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排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特色专业-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录取分数线》{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排名}.大学商学院录取分数线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是经教育部审批,由云南师范大学利用社会投资按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属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六年来,商学院在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全新机制、相对独立、办出特色、创建品牌”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独立学院体制新、机制活的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截止2006年底,在校生达9000余人,已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独立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居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前列。2006年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中国最具特色独立学院”之一。云南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决定利用商学院体制新、机制活的优势,依托商学院举办云南省文化产业学院。截止2006年底,云南省文化产业学院已为云南省培训了400多名文产干部。办学设施优越校园环境幽雅商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与景色秀丽的风景名胜筇竹寺和海源寺相临。校园占地300多亩,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藏书7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0万册,电子图书28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00多万元。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报告厅、学生公寓、食堂、运动场馆等设施齐全。学院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实现“校园一卡通”,建成了千兆宽带校园网,构建了具有较高水平和极强操作性的综合化信息管理平台和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功能信息化教学平台。校园整体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幽雅,被授予“昆明市花园式单位”称号。办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清晰坚持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布局合理师资结构优良形成了“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与专业布局,开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学前教育、广告学、音乐学、舞蹈学等15个本科专业,组建了11个系级教学单位。构建了适宜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吸引和接纳了省内外一大批优质师资,建立了一支700余人的专兼职教{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排名}.
师队伍,其中博士、硕士的比例占39.2%,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占36.1%,师资结构体现了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和开放型、双师型的特点。教授治学专家治校设有“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学院教学和管理方案论证、意见征询、信息反馈和检查督导的专门机构,直接参与学院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制订,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指导等,确保了学院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管理规范改革创新学院内部机构设置简明,管理程序设计完善,职能分配科学合理,全面启动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逐步实现学院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学院坚持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建立了科学、严格、可行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激励机制。推行了分层培养和分类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以政界人士、业界精英、社会名流等为主体,以“商院讲坛”、“成功人士素质论坛”等系列讲座为载体,成功启动“百名专家进校工程”。几年来,商学院教学管理措施到位,绩效突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明显,过级考试成绩逐步接近省内本科院校平均水平;公共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连续几年名列全省高校前列;有一批优秀毕业生考取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重点大学研究生;曾在云南省有关部门组织的两次独立学院办学质量评估中名列前茅。注重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几年来,全院教职工共发表论文900多篇,承担了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厅级科研课题50多项,出版论文集7部,教师承担和完成了一批科研项目。注重实践培养技能建立了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室及其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形成了集专业见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建立了较为稳定、颇具规模的实训、实习基地;构建了与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为学生实践、实习和就业提供了丰富资源。素质养成全面发展坚持以实现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以学生自治为手段,以辅导员制为保证,强化责任意识,突出观念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完善学生工作日常管理体系,创新设计学生课外素质培养机制,深入推进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化、体系化和全程化;实现了学生自治、严格管理、思想教育与心理成长咨询的有机结合,2007年被评
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成立了40多个学生社团,社团类型众多,社团活动已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有效组织形式;初步形成了“严格、自由、民主、活泼”的学生工作特色。严格毕业标准完善就业服务制订了严格的毕业标准,即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取得综合素质培养合格证、专业技能达标、累计9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合格。凡达到上述条件者,由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本科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云南师范大学授予学士学位。明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将就业作为检验学院办学质量和管理绩效的重要标尺,创新设计就业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的制度设计与模式构建,实现了就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推行“预就业”和“订单教育”,强抓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课程化、体系化、个性化建设,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养成、个人营销策略、求职技巧方法、政策咨询等多方面、多角度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学院把“订单教育”作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措施,例如,2006年学院与云南鸿翔药业集团签署长期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举办了第一期“CBE”(医药连锁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共有70多名2007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成为该公司的实习店长。截止2006年12月底,我院前几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已连续3年达到95%以上。面向东南亚推进国际化坚持以东南亚为前沿,积极稳妥地推进学院国际化进程,先后与泰国清迈大学、东方大学、易三仓大学等国外高校及相关教育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启动了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师资共享等实质性合作项目,全面推进学院国际化办学。截止2006年底,学院共接收200多名国外学生到我院进行语言文化学习和交流,共派出300多名师生到国外深造、实习和就业。为学院师生创造了高质、稳定的海外学习、深造和就业条件。新时期,学院将致力于构建最具竞争优势、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新体制大学的品牌形象,也将为广大学生的成功人生提供更为优良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招生网站:
篇四:《云南师范大学简介》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余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33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40余个科研机构。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0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图书资料320余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建有“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学校主办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进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30强之列,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综合影响因子进入全国同类期刊前40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大学学报中首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综合影响因子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名30位。
学校拥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10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有20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20位。学校现有83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等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通过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拥有42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3所地方高师院校之一,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并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太阳能转化——储存材料与器件中英研究开发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创新人才基地、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吉亨•阿玛拉通加院士工作站、云南省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汉藏语研究院、云南研究院、云南华文学院、卜励德美国研究中心、朗宁加拿大研究中心和“中国•昆明泛亚人才教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00余项,承担其它科技项目100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项,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云南省等省级以上的成果获奖20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5.2亿。在少数民族哲学、福利文化、群体行为涌现机理及风险辨识、边疆地理、边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区域合作与边疆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边疆社会稳定
等研究领域具备了较强的优势。一些金属氧化物纳米线传感阵列测定多种肿瘤标记物的研究、Stokes光谱反演太阳矢量磁场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有γ辐射的类星体D观测和高能辐射机制研究、非线性分析中的若干障碍问题及相关问题研究、基于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集热器件能量传输转换机理研究、云南西部横断山小型兽类冷适应模式与生存适应对策的研究、镶嵌纳米贵金属颗粒的氧化钡复合薄膜的制备和特性等进入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