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欧洲杯时差
详细内容
篇一:《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昼夜交替,和时差考点7》
[考点趋势剖析]
[考点分层透析]
A.8:00—9:00B.11:00—12:00C.14:00—15:00D.17:00—18:00
(一)地方时的计算
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为例: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
45°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15°
(二)区时的计算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³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三)日期的变更——“三步走”
第一步:找准两条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又被称为“国际日界线”(位于180°经线附近,答题时一般采用180°),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又被称为子夜线,它是旧的一天结束和新的一天开始的经线。其经度位置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随着地球自转自东向西移动,但地方时永远为0时或24时。
第二步:新旧日期的确定:新的一天的范围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东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如图甲所示:
45°15°
第三步:日期范围的确定:两条日期界线的存在,使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不同。由0
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为今天,则0时经线以西至日界线为昨天。只有0时经线与日界线(180°经线)相重合时,全球在同一日期,亦即中时区为12时,北京时间为20时。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A.1/4B.1/3C.1/2D.3/4
[考点规律揭秘]
晨昏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1.晨昏线的判读方法
晨昏线(圈)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晨昏线(圈)由长度相等的晨线和昏线两段组成。判读晨昏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自转法:判断时注意分清光照图是侧视图、俯视图还是其他类型,借助地球自转方向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自转方向,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来。
②在所判断的晨昏线上任意选一个普通的点。
③看运动趋势,沿自转方向进入白昼的点所在的线为晨线;沿自转方向进入黑夜的点所在的线为昏线。如图所示:
(2)半球法:
①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②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3)时间法:赤道上6时所在的晨昏线为晨线,18时所在的晨昏线为昏线。
⑶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2.晨昏线(圈)的特点{2016欧洲杯时差}.
(1)晨昏线(圈)是以地球球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2)晨昏线(圈)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圈)所在的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晨昏线与赤道的夹角(α)等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
(5)晨昏线(圈)在地表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以约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3.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理方位和地球自转方向
晨线东侧为昼,西侧为夜,昏线反之,据此可确定地球上的东西方向,进而确定南北方向。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转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2)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位于晨线上,该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即该地的日出时间;某地位于昏线上,该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即该地的日落时间。某地日落、日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3)确定地方时
下图中,晨线与赤道相交于A点,过A点的经线上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相交于B点,过B点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极昼地区外缘纬线相切于C点,过C点的经线上地方时为0:00(或24:00);晨昏线与极夜地区外缘纬线相切于D点,过D点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2:00。
篇二:《欧洲各国时差(1)》欧洲城市与中国时差表
西欧旅游城市与中国时差
英国-英格兰-伦敦*时差:-7个小时比利时-布鲁塞尔*时差:-6个小时荷兰-阿姆斯特丹*时差:-6个小时法国-巴黎*时差:-6个小时卢森堡-卢森堡*时差:-6个小时南欧旅游城市与中国时差意大利-罗马*时差:-6个小时西班牙-马德里*时差:-6个小时西班牙-巴塞罗那*时差:-6个小时葡萄牙-里斯本*时差:-7个小时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时差:-5个小时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时差:-6个小时
中欧旅游城市与中国时差
德国-巴伐利亚-慕尼黑*时差:-6个小时
德国-柏林-柏林*时差:-6个小时德国-黑森-法兰克福*时差:-6个小时
波兰-华沙*时差:-6个小时捷克-布拉格*时差:-6个小时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时差:-6个小时
匈牙利-布达佩斯*时差:-6个小时{2016欧洲杯时差}.
奥地利-维也纳*时差:-6个小时瑞士-日内瓦*时差:-6个小时瑞士-苏黎世*时差:-6个小时北欧旅游城市与中国时差丹麦-哥本哈根*时差:-6个小时芬兰-赫尔辛基*时差:-5个小时挪威-奥斯陆*时差:-6个小时瑞典-斯德哥尔摩*时差:-6个小时东欧旅游城市与中国时差俄罗斯-莫斯科时差:-4个小时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时差:+3个小时
乌克兰-基辅*时差:-5个小时白俄罗斯-明斯克时差:-5个小时附:
(1)*表示正在实行夏时制,“-”表示比北京时间晚,“+”表示比北京时间早;(2)2012年欧洲夏时制开始于3月25日。
篇三:《关键路径计算、总时差、自由时差一点通算法》{2016欧洲杯时差}.关键路径计算、总时差、自由时差
1.关键路径
2.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的区别
总时差是指在不延误项目完成日期或违反进度因素的前提下,某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
总时差=LS-ES=LF-EF
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紧后活动最早开始的情况下,当前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
自由时差=(后一活动)ES-(前一活动的)EF
所以总时差影响总工期,自由时差影响紧后活动。
(1)总时差(TF):当一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不相同时,它们之间的差值是该工作的总时差。计算公式是:TF=LS-ES。
(2)自由时差(FF):在不影响紧后活动完成时间的条件下,一项活动可能被延迟的时间是该项活动的自由时差,它由该项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EF和它的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决定的。计算公式是:FF=min{紧后活动的ES}-EF。
(3)关键路径。项目的关键路径是指能够决定项目最早完成时间的一系列活动。它是网络图中的最长路径,具有最少的时差。在实际求关键路径时,一般的方法是看哪些活动的总时差为0,总时差为0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关键活动组成的路径称为关键路径。
尽管关键路径是最长的路径,但它代表了完成项目所需的最短时间。因此,关键路径上各活动持续时间(历时)的和就是项目的计算工期。
3.如何计算ES,EF,LS,LF
(1)最早开始时间(ES):一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取决于它的所有紧前活动的完成时间。通过计算到该活动路径上所有活动的完成时间的和,可得到指定活动的ES。如果有多条路径指向此活动,则计算需要时间最长的那条路径,即ES=max{紧前活动的EF}。
(2)最早结束时间(EF):一项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取决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它的持续时间(D),即EF=ES+D。
(3)最晚结束时间(LF):在不影响项目完成时间的条件下,一项活动可能完成的最迟时间。计算公式是:LF=min{紧后活动的LS}。
(4)最晚开始时间(LS):在不影响项目完成时间的条件下,一项活动可能开始的最晚时间。计算公式是:LS=LF-D。
前推法来计算最早时间
某一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指向它的所有紧前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的最大值。
某一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EF)=ES+T(作业时间)
逆推法来计算最迟时间
某一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LF)=指向它的所有紧后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某一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LS)=LF-T(作业时间)
4.计算关键路径的步骤
1.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结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PDM)
2.用正推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ES,LS,EF,LF,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自由时差。找出所有总时差为零或为负的活动,就是关键活动
3.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总和就是项目工期。
自由时差
计算公式:
自由时差=所有紧后工作中最早开始时间最小值-最早结束时间
总时差
计算公式:
总时差=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迟结束时间-最早结束时间{2016欧洲杯时差}.
项目组织与管理和实物课程的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
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
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篇四:《2015—2016学年初中地理月考试卷》2015—2016学年学年初中地理月考试卷
单项选择题(50X1=50分,请把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1.图1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A.海陆分布B.质量C.高低起伏D.大小2.图2显示“家园”的海陆面积比约
A.8:2B.7:3C.5:5D.9:1读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对于经纬网图,已知两条纬线的纬度差为8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190。B.c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
C.四点中距离北京市最近的是b点D.阴影区域没有南半球分布
4.当a点正午太阳影长一年中最长时,北京市的季节与下列诗句描述的季节一致的是()A.东风吹雨衣不湿,我在桃花深处行B.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处出浅黄C.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D.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广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调查,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5-6题。
5.从他们绘制的地图中可以看出()A.地势大致西高东低B.地形以高原为主C.甲乙两村均位于盆地D.悬崖顶部海拔500多米
6.考察小组选择了①②③④四个观测点,其中记录错误的事()
A.在④处看到了成片的脐橙园B.站在②处看到了甲、乙两村
C.在③处看到了悬崖和北流的河水D.到①处考察了河流上游的植被7.看右图判断A点在B点的方向为()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