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慎防空调维修猫腻
详细内容
近日,李先生发现家里一台使用了两年的夏令1.5匹分体式空调,开机后不制冷了。他找了一家小公司维修工上来维修,被告知马达坏了,花了350元更换马达后,李先生发现制冷仍旧有问题。再检测,才发现是氟里昂漏气造成的不制冷。进入高温天气,不少消费者家中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空调,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毛病,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维修时候慎防维修猫腻。
猫腻一 小病大修趁机“宰人”
业内人士透露,“小病大修趁机‘砍一刀’”是无良维修公司采用的一种赚钱方式。就拿氟泄漏来说,一碰到空调不制冷,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没氟了,其实造成空调不制冷的原因很多,压缩机、风扇、铜管几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使制冷变差。而一般而言,使用两年左右的空调马达坏掉的现象比较少,李先生碰到的维修工就是利用消费者专业知识缺乏,从而夸大问题。
猫腻二 高价、多次维修
据悉,除了“小病大修”之外,维修价格过高,不做维修记录、多次维修也是投诉较多的几个问题。据《中国质量万里行》在上海市场调查中心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投诉家电维修费用高占投诉总数的31%。其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服务没有报价单,没有向消费者事先告知,形成先修后告知的不规范服务。
TIPS
小毛病可自行检测
实际上,当遇到空调不制冷问题后,也可通过一些方法,自测空调是否漏氟。比如用肥皂液抹在容易泄漏氟里昂的地方,通常可以通过手摸、眼看、耳听和测温等方法进行鉴别。用手摸空调后面冷凝百叶扇,如果手感温度无变化,而压缩机仍在工作,说明已经跑氟了;在制冷状态下,使设置的温度比室温低6℃至8℃,运行15分钟后,室内机液压管如果出现结霜现象,则表示有漏氟故障,如果连接头有油迹,也表明有漏氟现象。
此外,如果发现压缩机自开机时就一直在工作,压缩机自震的声音比新购时大,这可能是因漏氟引起的异常声音。如果对于上述现象都不敏感,那么找一支温度计,靠近冷风出口,看温度指示是否比室温低6℃至8℃,如低于此温度不足5℃甚至与室温相差无几,而压缩机仍在工作,则证明氟已泄漏。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黄汉英 实习生 陈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