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色课堂解读《纸绳的拉力》教研沙龙活动反思(一)
详细内容
原色课堂解读《纸绳的拉力》沙龙活动经过一个星期来的商讨、初稿、修改、定稿、再修改、再定稿,终于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作为活动的策划者,我们都抱着改革的初衷来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串连词,但心总是提在嗓子眼里,倒不是因为害怕失败,而是担心活动组织到最后又回到原来沙龙活动的轨迹。原因有两个:1.设计的问题没有预先指定教师回答,是当场随机决定的,假如教师当场回答不上来怎么办?2.所提出的思考点是紧紧围绕我们的原色课堂理念而展开的,如何体现让教师们在研讨中获得成长?为了突破这些问题,我们绞尽脑汁,首先为了使沙龙活动能变得活跃些,我们设计了原色大转盘,看完录像后转盘转到谁谁就回答,使每位教师都能参与到研讨中;其次设计的问题都以开放为主,所有涉及到原色课堂理论的概念都出示,最后为了让教师回答不受拘束,形成研讨气氛,我们将研讨会场搬到了三楼会议室,座位安排上也打破按年级组坐的惯例,形成一种浓浓的研讨气氛。为了能让教师感受到《纸绳的拉力》这堂优秀科学活动的来源,也为了让我园一大批青年教师能更直观形象地学习一些细节、如何来体现原色课堂精神,在活动组织的前一天,我们还讨论到傍晚,最后我们又推翻原来单一出示第二次教学活动的方案,修改成每个讨论点都运用前后两次都比较成功的教学录像来展开,这样一修改思路更加清晰,但要做的事就增加了很多:主持稿要修改、PPT要修改、录像片断要重新剪辑等等,直到活动开始前半小时录像片断才剪辑好,真让我捏了一把汗。活动总算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中告一段落,虽然此次沙龙活动在一定层次上有了提升,用刘园长的话说:从无形走向了有形、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静止走向了激活、从低效走向了高效,对此次沙龙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活动结束了,静静地一个人整理资料,我的脑海里始终盘旋着几个问题:1. 我们最后抛出的问题是觉得有没有哪个地方认为需要改进就便能体现游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