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儿园实践反思>如何做好建构式课程中的教学准备(一)

如何做好建构式课程中的教学准备(一)

详细内容

建构式课程在我园实施近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准备的重要性。因为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充分的教学准备。我们中班教研组就针对教学准备作了专题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教具的准备等。下面我就把我们这两个月来的收获讲一下。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今年8月底,我们拿到了建构式课程这本新教材。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比较陌生,都不知道该如何上课。因此我们安排了两次熟悉新教材的教研活动。第一次大致浏览,看看每个主题是否适合我们幼儿园的实际,它的安排是否符合季节的变化。经过讨论,我们发现《勇敢的我》和《高高兴兴》的主题应交换一下前后的位置。因为《高高兴兴》的主题应正好迎合元旦这个节日。在知道了每个主题的基础上,我们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熟悉新教材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教师负责一个主题的方法,促使每个教师都认真阅读主题中的内容,看看内容是否切合我们幼儿园的实际,如果不切合就删除。这样的方法比较好,大家都提出了意见,如《运动身体》中的"小鬼当家"并不适合我们开展,于是我们就删除了,还有的课较简单却安排了两个教时,我们就进行了更改,例如诗歌"捉迷藏"。也有的活动知识性很强,对于中班幼儿来讲比较难,于是我们就降低了它的要求,例《红黄蓝绿》中"蓝色小花"的第二教时是美术:"我看到的蓝色"(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蓝色的生活用品)这个比较抽象,幼儿没有这个能力画,我们就指定幼儿画几种蓝色的东西就可以了。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还着重讨论了这套课程中如何进行计算教学的安排,因为以前的《教学活动设计》教材上涉及计算方面较少,而且零碎不系统,这样中班现在的计算教学和幼儿的实际脱节了,那该怎么办呢?通过商量,大家决定每周安排两次计算教学活动,第一次是建构式课程上的内容,第二次是参考系列教材中的计算内容,同时在选内容时尽量使两次活动内容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结合幼儿园争创绿色家园的实际情况,安排了一周"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专题的环保教育。这样在确定了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进度表就安排好了,这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每一堂课的灵魂就是教学目标,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准备的,因此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教师只有正确把握了教学目标的方向,教学过程才能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有的放矢。因此每周的教研活动,我们都把讨论下周课的教学目标作为一项重要议程。毕竟建构式课程是一门新课程,有它的优点和不足。我们不能盲目地跟着它制定的教学目标而定位,因为建构式课程所实践的对象和我们这里的幼儿不同,它所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