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测控(二)
详细内容
实验二 印刷质量综合分析
一、实验名称:
印刷质量综合分析
二、实验学时:
6学时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客观评价印版、分色片、印刷品的方法,建立起综合分析产生印刷故障的原因的思路以及方法,学会用数据和图表说明问题。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本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检测内容和步骤,用清晰的图表表示测试结果,详细分析印刷品、印版、分色片之间的质量关系,说明造成最终印刷品质量故障的原因,并且给出分析报告。
四、实验基本内容:
1、用照相D显微镜观察分析分色片质量,并用透射密度计进行测量;
2、用印版测量仪对印版质量进行测试;
3、对印刷品进行评价,并列出测试结果。
4、绘制图表对上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五、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
实验设备:照相D显微镜、印版测量仪CTP15ST、密度计、色度计
工具:晒版质量测控条、印刷质量测控条、放大镜(20倍)
材料:分色片、印版、印刷样张
六、实验原理:
印刷品的质量是受到整个生产流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的,从分色片的质量-印版的质量都会影响印刷品的质量。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反映到印刷品上。从印刷品表现出来的颜色密度、阶调再现特性、网点变形等,都可能是由于分色片或印版上的误差所造成的。因此,检查前期分色片、印版的质量,分析造成印刷品质量缺陷的原因,从而明确印刷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意义。
七、实验步骤:
1.使用照相D显微镜观察分析分色片质量,并使用透射密度计对分色片进行相关项目的测量和评价;
2.使用印版测量仪对印版质量进行测量和质量评价,并结合步骤1中的检测结果分析;
3.使用密度计、色度计对使用步骤1、2中分色片印版所印刷的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价;
4.将上述各步骤的测试结果结合起来分析,说明造成最终印刷品质量缺陷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测试数据的确定与数据采集要结合所给分色片、印版以及印刷品的特点来确定,数据的采集以测控条、色标、梯尺等检测工具上的元素为准。
2. 针对不同的印刷品注意选择正确的测试仪器,例如密度计和色度计
九、思考题:
1.灰平衡在印刷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2.网点在印刷流程中传输的特点
3.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在印刷质量控制中的使用特点
十、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原始测试数据记录
2.结果图表完整
3.有明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