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印刷机械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2)
详细内容
1.标准的制、修订及清理工作
第三届标委会成立以后,先后完成了以下标准化工作。
①根据WTO的有关承诺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内印刷机械新产品的需要,配合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先后制订新标准9种,其中有表格机、粘盒机,小型平版印刷机、柔性版印刷机、平型丝网印刷机(含两部分)、输纸机,单张纸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用铝合金网框。根据标准执行情况和收集到的建议,还完成了除卷筒塑料薄膜印刷机,商标模切机等十多个标准以外全部标准的修订。
②2003年标委会在重点企业的支持下,开始了国际印刷机械安全标准的翻译和转化工作,并取得较大进展,其中一项是《印刷技术印后装订和成品加工系统及设备安全要求》;另一项是《印刷技术印刷机系统安全要求》,这两项标准已经完成征求意见阶段,力争2007年上交报批稿。
③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标委会还负责印刷机械产品质量分等规定的制订和印刷机械产品质量分等评定,即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的考评。进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后,国家质量管理部门,不再进行质量分等考评,并严格控制这种带有政府行为的质量评比活动,按这项要求,标委会废除了27项分等规定标准。
国家经贸委先后公布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目录,涉及淘汰落后印刷机械设备几十种,标委会通过研究,先后淘汰落后标准10多项。
2.加强行业标准化服务工作
①改革开放以来,印刷机械制造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产品品种也在不断增加。标委会秘书处积极热情为行业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经常向企业尤其是新企业提供产品标准文件,解答企业提出的各项标准化方面的咨询.使行业标准得以贯彻和实施。为适应企业要求,协助制订企业标准,推进企业管理、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化,组织企业标准化人员积极参加标准化机构主办的各种培训班、研讨班,系统学习了国家新颁布的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接轨的标准化编写新标准,并在标准制订和修订中贯彻执行。
②为了宣传国家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政策。交流宣传标准化法规和信息,推行印机产品新标准的贯彻和执行,继续按季出版发行《印刷机械标准化》杂志,取得良好宣传、交流效果。
3.完成标准化转型工作
①转变标准化工作观念
第二届标委会任期内,面临市场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制,标准化工作者新老交替。标准化体系的调整改革,标委会的工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原来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国家出资管理模式转变为行业自主管理模式。行业标委会不再制订行业强制的产品标准。行业产品标准一律是推荐性标准,从而使标委会的立法职能的约束力大大削弱。标委会的活动经费由国家部分支持转变为行业支持。标委会在这种困难情况下,通过转变观念,积极工作。认真发挥委员单位、通讯员单位作用,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还为行业提供了有效的标准化服务。
②组建第三届标委会
印刷机械行业是机械工业中的小行业,年销额在100亿元左右。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审定过程中。有意将小行业集中在一起,以分标委会的形式进行管理和标准制订工作。还有一个原因是按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结构形式,成立印刷技术标委会。印刷机械标委会成为他的分标委会。经过标委会的有关领导多次与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商.终于在2003年12月份。批准成立第三届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③加强了与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协作
第二届标委会加强了与印刷标委会的协作,通过印刷标委会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印刷机械标准化方面的进展,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开通了渠道。同时.为了解印刷工业标准化执行情况,对印刷机械产品更加适应用户要求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