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百问之1
详细内容
1.平版印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将平版印刷称为“胶印”?
答:所谓平版印刷,就是平版上不着墨的空白部分和着墨的图文部分同处在一个平面上。空白部分亲水疏油,图文部分亲油疏水。利用油水互斥的原理,先给印版着水,使空白部分形成亲水疏油的水膜,然后再给印版着墨,使图文部分沾附油墨,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印版上的图文经橡皮滚筒转印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表面。
由于印刷时印版上的图文先印在中间载体——橡皮布上,橡皮布表面涂有一层橡胶,所以,平版印刷也叫做“胶印”。
2.什么叫做网点?它在胶印中的作用如何?
答:网点是胶印印版上构成图文的最基本的单位,它是中心距相等而面积不等的规则排列的实点,网点是平版印刷复制过程的基础,它在各工序间的准确传递是制版,印刷最基本的要求。 在胶印中,网点起着以下作用:
① 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呈现色象、亮度和彩度的任务。
② 在印刷过程中,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是图象传递的基本元素。
③ 在颜色合成中是图象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3.什么叫做网线角度?常用的网线角度为多少?
答:网线角度也叫做网点的角度,一般是指网点排列线和水平线间的夹角,最常用的网线角度有:90°、75°、45°、15°、。
4. 网点是怎样分类的?其大小如何鉴别?
答:网点的分类是依据单位面积内网点所占的百分比,即网点的覆盖率来区分的。我国习惯用网点的层数来表示网点的百分比。网点的百分比控制了单位面积内被油墨覆盖的面积大小,使光线部分被吸收,部分被反射。例如,一成网点,单位面积的纸上有10%的面积被油墨所覆盖,吸收光线,90%的纸面反射光线。五成网点单位面积的纸上就有50%的面积被油墨覆盖,纸面吸收和反射的光线各占一半。八成半的网点就是指单位面积有85%的面积被油墨覆盖,15%的面积反射光线。由此可知,网点可用1-10成来表示。另外,再加上小白点、小墨点,这样,网点就分成了10成22个成次。
对于网点大小的识别,通常在实际工作中用10-15倍的放大镜目测鉴别,其具体规律是:
① 在两颗网点之间,能容下三颗同样大小的网点,称为一成网点。
② 在两颗网点之间,能容下两颗同样大小网点称为二成网点。
③ 在两颗网点之间能容纳11/2颗同样大小的网点,称为三成网点。
④ 再两颗网点之间,能容纳11/4颗网点,称为四成网点。
⑤ 黑白各半,两颗网点之间能容纳一颗同样大小的网点,称为五成网点。五成以上的网点成数与五成以下的可以互补,即:四成网点与六成网点互补,一成网点与九成网点互补。也就是从六成网点开始,以白点的间距能容纳多少同样大小的白点来判定。
5.何谓色光的三原色?何谓色料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和色料的三原色有什么关系?
答:色是光的反射,有光才有色,无光便无色,光是色的本源,色离不开光,有无色的光,而无无光的色。色是光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觉,光是客观存在的,而色是一种心理反映,所以,能把分别引起人眼的感红、感绿、感蓝细胞兴奋的三种单色光—红光、绿光、蓝光称为色光三原色。它们等比例混合后能得到白色。
色料是指具有特定吸光性能、在可见光下能引起色彩效果的一类物质,以黄、品红、青三色料为基础,以任意两种或三种色料以不同比例相混合,可以调配出自然界所有的颜色,而这三种色料本身,却不能用任何色料混合而得到,因此称黄、品红、青为色料三原色。
三原色是指呈色、混色时的基本色,它们具有不可在分性和不能被其他色混合出来的特性,它们的混色域最大。
色料的颜色实质上是色料吸收色光后剩余色光颜色。
6. 何谓色光加色法?何谓色料减色法?
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叠加,合成新色光的方法叫做色光加色法,色光的相互叠加就是光能量的相加,产生的新色光自然比原色光的明度大。
由黄、品红、青色料三原色按不同的方式和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颜色,这相当于在白光中不同程度地减去蓝光、绿光和红光,这种获得各种颜色的方法叫做色料减色法。
7.叙述三原色再现色彩的基本原理。
答:为了再现原稿的色彩,必须先用照相分色或电子分色的方法对原稿进行色分解,原稿上的彩色图象经过红、绿、蓝三种滤色片,被分解成青、品红、黄三张分色阴片,然后经拷贝或翻拍成分色阳片,再把分色阳片晒制成黄、品红、青三块印版,按减色法合成色彩的原理,套印得到的印品就再现了原稿上的颜色。在实际的胶印中还要加一块黑版才能较完全地再现原稿色彩,这是因为胶印是以橡皮布进行油墨转移的间接印刷,印刷压力较小,墨层厚度也较薄,致使油墨不能完全转移到纸面上,所以,黄、品红、青三色油墨叠印时,呈现深灰色,为了弥补暗调黑度的不足,便增添了一块黑色印版。
8.印刷品的高光、高调、中间调、暗调和网点的大小有何关系?
答:印刷品的高光就是指其光亮部位,一般是指0.1—1成网点区域(即1%~10%网点);高调是指受光部位,一般是指1—3成网点区域(即1%~30%网点);中间调是指明暗交接部位,一般在4—6成网点区域内,中间调又可分细为浅中间调和深中间调,浅中间调是指4—5成网点区域,深中间调是指5—6成网点区域;暗调是指阴暗部位的深处,相当于7—9成网点区域(即70%—90%网点)。
9.何谓半色调?它和中间调是否相同?为什么胶印制版要用半色调网点来表达画面的层次阶调?
答:不论是阴图还是阳图图像,从高光到暗调部分的浓淡层次是用网点来表现的,都叫做半色调。
半色调的概念和中间调是完全不同的。
在胶印制版中用半色调网点来表达画面的层次阶调是由于网点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呈现色相、亮度和彩度的任务,在印刷过程中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是图象传递的基本元素,另外,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10.晒制好的阳图型PS版能否受强光照射?为什么?
答:一般不能,这是因为阳图型PS版图文基础是由未曝光的感光层构成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都较差。但经过烤版处理后的PS版强光照射不受影响.
11.如何识别印版的色别?
答:现在的印刷厂里制版部门在晒制印版时,通常在印版的后口晒上Y、M、C、BK符号以表示黄、红、蓝、黑版。除此以外,还可以用网点角度和版面图文色调深浅鉴别印版色别。
①网点角度鉴别法:原稿色分解时,对每一个颜色的印版图象,使用不同的网点角度,所以,每一种网点的角度都代表着一种颜色的印版,一般黄版90°,品红或青用45°(或75°)黑版用15°。
②图文色调深浅对照鉴别法:将印版版面深浅的色调与付印样(或原稿)在同一部位对照来区别各色印版的色别。
12.一般胶印机分几个部分?其主要结构包括什么?
答:一般胶印机基本上分为三大部分:输纸部分、印刷部分、收纸部分。
输纸部分主要由纸张分离、堆纸台升降、纸张传递、自动控制等机构以及气路系统组成。
印刷部分主要由定位、润版、输墨以及压印装置组成。
收纸部分主要由链条和理纸、堆纸机构组成。
13.结合胶印机说明什么是机械零件、构件、机构?
答:零件是组成构件的最小单元,零件可以逐个的被加工出来,如分纸吸风构件中的分纸吸嘴、螺栓等都可以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制造出来。
构件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而与其它构件或零件之间有相对运动,因此构件是运动的最小单元,如输纸装置中的分纸吸风部分,它是由零件分纸吸嘴、固定螺栓、橡皮圈组成的。
机构是由许多构件(或零件)组成,它们之间具有固定的相对的运动,其主要作用是传递或转变运动形式,如分纸机构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变成平面直线运动。
14.带传动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保养皮带?
答:带传动是机械传动之一,在胶印中普遍使用,其特点是:
①结构简单,使用于两轴线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
②传动平稳无噪音,能缓冲、吸振。
③在超载时可产生打滑现象,可防止其他构件或零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④由于打滑,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
对皮带的保养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带的张紧程度调整要适宜,以三角带为例:其张紧程度的标准是在中等中心距的情下,以大拇指用稍大的劲按下15毫米左右为适宜。
②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③带传动必须安装防护罩,防止尘土和其它杂物卷入。
④皮带不能和润滑油、冷却液等接触,以防止起化学变化造成变形老化。
15.齿轮传动特点是什么?胶印机有几种主要的齿轮传动方法。
答:齿轮传动的特点:
1. 能得到准确的传动比。
2. 传递功率和传递速度范围较大。
3. 传递效率高、使寿命长。
4. 齿轮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有噪音,不宜传递距离较远的场合。
胶印机最常用的齿轮传动有:外啮和斜齿圆柱齿轮,斜齿、直齿圆锥齿轮及用于两轴相错的齿轮传动。
16.链传动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保养?
答:链传动是一种利用可以屈伸的链作为传动元件的啮合性传动,通过链和链轮齿的相互啮合来传递和动力。 链传动一般有一下特点:
1. 传动功率大,传动距离远;
2. 可以保证平均传动比不变;
3. 链速比较大且传动比较灵活,但是,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不恒定。胶印机所用的链,几乎全都是套筒滚子链。
对链的维护保养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链传动安装位置必须要准确;
2. 要及时调节链的长度;
3. 链传动使用过程中经常润滑。
17.凸轮机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分类?胶印机最常用的凸轮机构属于那一类?凸轮机构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凸轮机构主要作用是使从动杆按照工作要求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摆动、等速运动和不等速运动。
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凸轮形状分类;
① 盘形凸轮;
② 圆柱凸轮;
③ 移动凸轮。
按从动杆的型式分类;
① 顶尖式从动杆;
② 滚子式从动杆;
③ 平底式从动杆。
胶印机中应用最多的是盘形凸轮、滚子式从动杆凸轮。
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只要作出适当的凸轮轮廓,就可以使从动件得到任意预定的运动规律,并且机构简单、紧凑,占据空间小,设计比较方便。缺点是:凸轮与从动杆为电接触或线接触,容易使磨损凸轮轮廓,只能用于受力不大的地方,凸轮轮廓是曲线,给加工带来很大困难。
18.组成纸张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答:纸张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和辅料。植物纤维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辅料是指填料、胶料和染料。
19.举例说明胶印机那些部分采用了摩擦传动形式?
答:利用工作物体间相互压紧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的传动方式,称为摩擦传动。在胶印机上利用摩擦传动原理工作的部件很多,如:
①:所有胶印机的输纸系统,均选用摩擦式送纸。
②:胶印机主传动部分,有的采用胀环式摩擦离合器,带传动是典型的摩擦传动。
③:滚轮式侧规在拉纸过程中采用摩擦传动原理。
④:输墨、输水部分,传墨辊、传水辊、匀墨辊和着墨辊、着水辊,几乎都处在摩擦传动之中。
20.胶印机有几种输纸方式?为什么现代多色、高速胶印机常采用连续输纸方式?
答:一般来说胶印机输纸方式有两种,即间歇式和连续式输纸。
对于单张纸胶印机来说:
①:在相同的工作周期和定位时间内,间歇式输纸速度较连续式输纸速度大,纸张触及前规时冲击力大,易引起纸张弹跳或纸张弯曲,造成定位不准。
②:若工作周期及输纸速度相等,间歇式输纸的定位时间较连续式输纸定位时间短,稳定性差。
③:若输纸速度及定位时间相等,间歇式输纸的工作周期长,即印刷能力低。由于以上原因,所以现代多色、高速胶印机常采用连续式输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