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品脏迹分析与控制
详细内容
目前胶印印刷质量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中,印品脏迹仍挥之不去,这是多年来书刊印刷企业的通病之一。笔者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控制印品脏迹的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印品脏迹来源分析
要控制书刊印品脏迹,必须弄清楚形成脏迹的原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控制印品脏迹。我们通过鱼刺图统计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印品脏迹主要来源于环境、工艺、材料等方面的缺陷。具体分析如下:
1. 胶片自身的脏点
胶片自身的脏点主要来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许多课本的印刷胶片使用年限过长,在流转过程中,如在印刷厂、出版社间频繁调用、储存、拷贝、晒版等,使得胶片上的脏点逐渐增多,而在图文部分的脏点则很难去除;另一种是出片时由于显影液不干净或显影不彻底等,造成胶片有脏迹或发黄。
2. 胶片的涤纶片基不干净。
3. 环境不干净,工作面及空气中的浮尘污染胶片。
4. 贴片用的胶带质量不好,边缘脱胶,胶带痕粘脏胶片,且在晒版抽气过程中吸附到PS版上。印刷时,凡有胶带痕处均带脏。
5. 晒版玻璃不干净或有气泡。
6. PS版涂层或版基有缺陷,由此引起的脏点一般很难去除。
7. PS版上的涂层被擦伤,导致上脏。
8. PS版显影机的显影毛刷弹性及密度不够,显影不彻底,造成PS版局部上脏。
9. 烤版液涂布不匀,烤版后版面水分不均匀,造成局部上脏。
10. PS版上残留的修版膏未除尽,烤版后易上脏。
11. 印刷机水辊、墨辊不平,印刷过程中对PS版有损害,造成PS版带脏。
12. 晒版时曝光不足或显影不足,也可能造成满版上脏。
13. 冲版机的导版辊有结晶划伤,使PS版涂层或烤版机上的导版辊带脏迹。
14. 操作者的技能或责任心不强,对印版去脏不彻底。
15. 印、装、检样等生产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墨皮、手指印等脏迹。
二、印品脏迹控制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的原因,印品脏迹控制主要从产生脏迹的根源印前工序进行控制(如图2所示)。
1. 努力要求所有员工细致地工作,共同提高印品的外观质量。
2. 加强对出版社自来胶片的检查,若来片质量较差(如实地密度<3.0),影响印刷质量,则退片处理。若因使用过度,胶片上脏点较多或有破损,则需对胶片进行重新翻拷或拼贴,以去除自来胶片的脏点。若文字、图案破损严重或脏点在图案里难以去除,则可以使用扫描仪的COPYDOT功能,对旧胶片进行扫描、补网、去脏,重新拼版出片。
3. 制版车间所有工作室的窗户均应关闭,进入制版室的人员均应换鞋或带鞋套,制版室应保持整洁无尘,彻底消除环境对胶片的污染。
4. 制版、晒版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清洁工作。
5. 规范拼版工艺,便于晒版。
(1) 拼版人员对自来小版胶片进行整理、拼贴裁剪时,应尽量保证自来胶片为长方形,且在小版版芯四周留足空白边,便于晒版时套晒或修脏。
(2)拼版时胶带尽量贴在两版芯间空白处的中央位置,便于二次曝光时除尽胶带痕。
(3) 拼贴完成后,在每本书胶片封袋上注明胶片张数,包括正反版、自翻版及多拼版的数量。若版芯不规则,则在封袋上注明版芯不规则的机台编号,以提醒晒版人员在二次曝光时,重新确定该机台的遮挡位置。
(4) 拼拷版时,应清洁工作台、涤纶片基、拷贝机玻璃等。
(5) 拼版人员在完成拼版工作后,根据版芯尺寸用红膜做一张台纸,供二次曝光除脏专用。
6. 明确晒版岗位职责,改进晒版工艺,力争为下道工序提供干净的PS版。
(1) 晒版前对工作台、晒版玻璃、胶片等再次查脏、除脏。
(2) 抽气过程中,仍要检查版面的脏点情况。
(3) 晒版时应遵照多曝少显的原则,对于实地、文字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曝光量,去除版面细小脏点。
(4) 凡自来胶片拼大版的书刊产品均必须使用上述红膜台纸进行二次曝光,去除版面脏点及胶带痕。
(5) 配备专用修版台,便于检查肉眼难以发现的脏点(目前本公司使用的是台湾大祥产900cm1130cm的修版台)。
(6) 用修版膏修脏后,必须用清水把版面清洁干净,以防修版膏残渍造成烤版后版面上脏。
(7) 烤版液要涂匀,且等晾干后再烤版。
(8) 烤版温度不能过高,一般为300~350℃,以防PS版炭化。
(9) 烤版后,需做二次显影,以去除版面的烤版保护液,防止印刷时带脏。
7. 加强设备保养,每周清洁冲版机、烤版机的导版辊,定期更换冲版机毛刷,排除硬件因素带来的脏点问题。
8. 印前用洁版液清洁印版版面,以防版面涂层擦伤而带脏。
9. 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版面有一小撮脏点、版面有缺陷及印刷过程中返脏,则有可能是版基质量问题,此时应与PS版供应商联系。
10. 引进CTP系统可解决印版的脏点问题。目前CTP技术已成熟且使用成本也下降,相信CTP已离我们不远。
综上所述,造成印品脏迹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对于传统的书刊印刷企业而言,根除脏迹绝非易事,但只要各工序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就一定能逐步解决脏迹造成的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