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印刷包装技巧>"出版物质量管理年"启动 降低差错成主题

"出版物质量管理年"启动 降低差错成主题

详细内容

1月29日上午,中国编辑学会举办迎春茶话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来了,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副署长柳斌杰、邬书林、阎晓宏等总署领导也来了,他们和200多位中国出版界的著名出版家、编辑家和总编辑都怀着一个共同目标:启动“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把报刊、图书出版差错严重的情况降到最低限度。

会上,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36家出版单位及新闻网站联合发出《致全国编辑工作者的倡议书》(全文另发),表示向社会郑重承诺奉献优质产品,向差错宣战,决不让不合格产品危害社会。决心坚持资格准入制度、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样品检查制度、成品评审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同时实施次品召回制度。

许嘉璐指出,《倡议书》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吹起开场的喇叭。新闻出版界抓出版物质量管理将对提高中华民族语言文字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编辑工作责任重大,是平面、电子介质出版物最后一道关口。但是,我们不能把出版物存在质量问题的板子全部打在编辑身上。这既跟每个家庭是否重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关,也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我们抓出版物质量,既要从编辑工作抓起,又要看到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希望新闻出版界以“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的开幕为起点,逐步深入到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上来。

龙新民指出,针对出版物的质量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决定把2007年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出版物质量管理年”。

这不仅得到中央领导的赞同,也获得新闻出版界一致认可。报刊、图书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我们决不能让出版物差错继续存在下去。质量低劣的出版物不仅误人子弟,也损害新闻出版的整体形象。新闻出版系统要通过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把社会反映强烈的报刊、图书出版差错严重的情况降到最低限度。

龙新民指出,今天中国编辑学会联合出版单位、网站发出《倡议书》,标志着“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正式启动。希望发出倡议的36家单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多出精品;也希望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积极参加进来,以对广大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精益求精,确保出版物的高质量和高水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在茶话会上致词。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主持会议。

附:倡议书

致全国编辑工作者的倡议书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十一五”规划第二年到来的重要时刻,新闻出版总署部署把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这是出版业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重要举措。为响应总署的号召,我们36家单位联合向全国编辑工作者提出如下倡议:

第一,牢记编辑工作神圣使命

出版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文化成果记载、传播、积累、传承的重要载体。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工作者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的培育、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条件下,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国古代和现代编辑工作的光荣传统,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忠实履行编辑在出版物内容上的把关责任,坚决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每确定一个选题,每策划一种出版物,每加工一部原稿,每推荐一种文化产品,都要严肃认真地考虑其对中华文化复兴和青少年成长的效果,为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