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订书机机头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下)
详细内容
钉锯弯曲(罗锅锔)的故障及排除
书册订成后,发现钉锔鼓起一个或几个小鼓包,弯弯曲曲趴在订缝上,十分难看。出现此故障有以下几种原因。
1. 机头与紧钩托爪位置不正
(1)主要为调整不当,中刀与托爪没对正,出现罗锅锔现象。
解决方法:拧松机头定位螺钉,用手轻移机头调至中刀对正下托爪为止,紧固螺丝。
(2)托爪盒螺丝松动,没拧紧时往往表现为时而出现罗锅锔,时而钉锔又正常的不稳定钉锔现象。
解决方法:拧松托爪盒螺丝,轻移支承板,使两托爪相距的空隙,对正成型钩夹料板的位置后,紧固螺钉。
2. 紧钩托爪位置过高
打开书册发现钉脚向里凹进,钉锔弯曲,说明紧钩托爪位置过高。造成的原因多为调整不当(正常定位标准为托爪托起2~3mm)。
解决方法:先将机器点动到订书位置,拧松连接紧钩推板支承杆的内六方螺丝,放下弯脚至托起2mm,紧固螺丝。
3. 铁丝过软
我厂设备一般只用24#铁丝,根据多年的经验发现同样型号的铁丝有硬有软,罗锅锔现象一般是铁丝较软而所订书的帖数过多、纸张的定量大造成,当铁丝成型后,在成型压板的下压过程中,扎不透书帖就已经变形弯曲了,成为罗锅锔。
解决方法:把过软的铁丝留做订一两帖的薄书,这样既不浪费铁丝又解决了问题。
4. 中刀或侧刀磨损
钉锯弯曲有时是由于压钉板和成型滑板磨损造成的。对压钉板和成型滑板造成损害最大的时候是当机械定位在长钉时几本书同时堵在压钉板下,造成过载;手工续书打空造成压钉板下钉锔堆积,重订,这时侧刀容易崩角。压钉板被凿出小坑,再订书时崩角或小坑处正好是造成钉锔弯曲处。
解决方法:更换中刀或侧刀。
钉锔弯角出尖的故障及排除
钉锔弯角出尖表现为两种形式。
1. 断裂尖
造成断裂尖的原因如下:
(1)铁丝质量不佳,韧性大,有毛刺。
解决方法:用涂油再除油的方法。
(2)压力过大
解决方法:如图3所示,松开弯脚座上两个定位手柄将手轮螺丝7向下顺时针旋转,使压力适当为止。
(3)紧钩爪过高
解决方法:用内六角钣手拧松弯脚座内的两对称杠杆,使紧钩爪抬起高度适当即可。
2. 不断裂尖
一般这种情况发生在装订帖数较多,纸张的定量又大的书册时。
(1)铁丝过软
解决方法:一般不用太软的铁丝,软铁丝易发生钉锔故障,且影响生产速度,软铁丝可用作订帖数少的书册。
(2)成型滑板或压钉板有磨损
解决方法:更换新的成型滑板或压钉板。
(3)成型滑板与压钉板之间有空隙,不合套:多是由调节不当,或磨损造成的。
解决方法:紧固成型滑板定位螺丝时要用左手向里推着点,再用右手上下滑动几下压钉板,看其运动是否自如,即可拧紧定位螺丝。
钉脚压实的故障及排除
钉脚压不实或两钉脚压实不一致这类故障从书册外表看不出来,钉锔与正常书的钉锔也没有什么两样,但当打开书册时,就会发现钉脚浮在书上,或一钉脚立着,机械运转也受其影响。表现为书帖完成订书后,随着集帖链向前运动,机头时常在这时向上叼一下书册,有时书被叼离开集帖链上的挡规板,向前跳,造成叉书抛书不稳,没有被抛到预定位置的书册,被送到三面切书机,造成切坏书、停机现象。
造成此故障有以下几种原因。
1. 紧钩爪推板过低
解决方法:多为调整不当造成的。改订薄书册时没有及时做调整,应先把订书机头点到订书位置,这时压钉板下压,位置最低,把配成书的书帖对准机头放在集帖链上,再松开弯脚座上的两个定位手柄,将中间的调节手轮螺丝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弯脚座支承板向上抬起,这时书帖在压钉板和弯脚平面夹紧到平实程度,再旋紧两个定位手柄。
2. 一对紧钩爪工作时不平行
(1)选择紧钩爪不当:更换一侧紧钩爪,没有与原装订机器上的紧钩爪做比较,如一宽一窄,装在机械上就会造成此问题。
解决方法:更换新紧钩爪时要选择一对大小,宽窄相同的装上。
(2)升降杆的尖角部磨损(掉了一块),造成托爪,托不到位,钉脚压不实。
解决方法:更换升降杆。
3. 紧钩爪磨损
长期托平过程造成紧钩爪上的凹槽加深,起不到托平弯紧钉脚的作用。
解决方法:如果硌的坑不太深,可微移紧钩爪盒,改变弯脚支点的位置,错开造成故障的磨损处,紧固螺钉即可;如果硌的坑太深或已经严重磨损,弯脚不能再移动了,就必须更换新弯脚。
4. 紧钩爪销钉磨损
这种情况往往是重锯下压或升降板上调过高,压书过紧造成的。
解决方法:换销钉。
钉脚长短不一的故障及排除
在生产过程中,每换一次活,都要根据被订书册的薄厚情况,如图4所示,先调节切书刀架3的左右位置,使之合适后,再调整挡块5的位置,使钢丝的递送总长度符合钉脚长短对称的定位需要。造成钉脚不符合标准的原因主要是定位调整不当,其次为送丝机构打滑。
1. 送丝量调节不当
(1)左钉脚或长或短
①左钉脚长:切丝刀架3向左移动过量,使切丝刀架3与成型钩5之间的距离过长是左钉脚长度过长的原因。
解决方法:松开切丝刀架3上的定位螺丝钉4,向右移动切丝刀架3,使切丝刀架3与成型钩10的距离为左钉脚正常钉锔长度。
②左钉脚短:切丝刀架3向右移动过量,使切丝刀架3与成型钩5之间的距离过短造成左钉脚过短。
解决方法:松开切丝刀架3上的定位螺丝钉4,移动切丝刀架3,使切丝刀架3与成型钩10的距离相应改变,以使切断的钢丝两过钉脚长度符合钉锔定位标准。
(2)右钉脚或长或短
右钉脚或长或短是因为送丝长度(挡块5)调节不当造成的。
解决方法:
①左钉脚短:可松开挡块5上的定位螺钉,把挡块5向左移动,使挡钉向左边摆动弧度大一些,这样右钉脚相应加长了。
②右钉脚长:将挡块5向右移动,使盖板旋动的弧度缩小些,右钉脚就短了,直至左右钉脚符合钉锔定位要求。
2. 送丝盘打滑
送丝机构的大小送丝盘上有油造成摩擦送丝打滑连代送丝长度短,造成右钉脚长度不稳。
解决方法:擦去大小送丝盘上的油迹。
产生故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故障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在实践中积累了多年操作经验,认为分析故障成因较难,一般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先从各部位定位上分析原因;
2. 其次从磨损程度上找原因;
3. 再从环境变化(季节变换)上分析。
在解决方法上遵循两条原则:
1. 以保养维护为上;
2. 排除故障力求简便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