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一年级数学说课>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拨计数器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口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类比迁移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一些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35+3 46+2 42+5 25+4
35+30 46+20 42+50 25+40
2、对比:
(1)你能说说35+3和35+30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吗?
(2)想一想,为什么35+3这个3要加在个位上,而35+30这个4要加在十位上?(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班级图书角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师:谁来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出示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请同学们试着列出算式:35-2
(2)尝试解决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如果口算不出来,可以用计数器来帮忙。
师巡视,查看学生做题的不同方法和结果。
(3)汇报交流
预设:
A.用计数器算
指生当小老师来拨计数器计算,学生边拨教师边贴图,问题引领:35怎么拨?35—2从哪减呢?
(要从个位上去减,)
为什么这个2要从个位上去减呢?
(2表示2个一,也就是先算5-2=3,30+3=33)
请大家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B.把刚才拨珠的过程用算式来表示
35-2=33,先用5-2=3,再用30+3=33
请小朋友们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说一说怎么算35减2的。
孩子们,看你们多棒呀,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算式转化成了一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解答。
(4)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引出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情境图: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2)尝试列式并解决
(3)交流汇报:
A.拨计数器,师贴图,引导思考:25-20在计数器上怎么拨?
(在十位上减掉2个珠子,为什么在十位上去减呢?2表示2个十,要用3个十减2个十。)
B.35-20=15,先算30—20=10,再算10+5=15
(同桌互相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观察对比,归纳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观察这两组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总结: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三、巩固练习
基本练习
口算。
6-4= 9-5= 7-3 = 8-2=
26-4 = 49-5= 87-3 = 38-2=
(通过本组练习,使学生感知到两位数减一位数时个位相减,十位不变,提升学生的口算速度。)
口算
30-10= 50-20 = 70-40= 60-50=
38-10= 57-20= 76-40 = 69-50=
(让学生体会到两位数减整十数其实个位不变,十位相减,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技能。)
3、学生当小老师出题全班比赛算。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