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人教课标教材
详细内容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朱宝羡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让学会僧体验观察的乐趣。2.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练习修改习作文,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4.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会僧依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时间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师: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见的联系。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图,比比谁的眼力好!二、在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看到到的情况。要求:一开始看到了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此说出观察的感受。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三、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四、总结、引导讨论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五、延伸拓展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第二课时习作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1.师: 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了吗?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趣事?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出来吧。2.根据习作提示,让学会僧无拘无束的小组交谈中,捕捉习作内容,激发习作兴趣。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对观察日记和写法和格式稍作指点学生试写第三课时修改习作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三、展示台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第四课时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1)自己读一读,。(2)指名读,(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2.读读背背(1)自己练习读诗句。(2)指名读(3)想一想: 找出12种花名,联系句子说好所各种花的特点或了解到的 其他内容。(4)男女生比赛读(5)背诵歌谣导背诵: 抓住花的特点(6)抄写歌谣第五课时一、趣味语文二、词语盘点1.读读写写2.读读记记3.听写词语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二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了解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能够熟读成诵。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3.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1.对于儿歌能够熟读成诵。 2.丰富知识,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4.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1.导入。 师:同学们,您们喜欢儿歌吗?谁会背? 指名学生背儿歌。 师: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老师也学会了一首新儿歌,想听吗? 2.老师背儿歌。 “正月梅花香又香。……”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 3.学儿歌。 学生初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儿歌中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师:你从儿歌中了解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重点讲解正月是指一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二、“成语故事”教学 (一)引入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1.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学习“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胸有成竹”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与可的故事,是说他在画竹子之前,心中先有一个他要画的竹子的大概形象,比喻我们做事前心里已有全盘的考虑及妥善的安排,因此才有成功的把握。 4.作业:背诵儿歌;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习作教学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内容。 2.学生分小组自由谈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在全班交流,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本单元描写植物的课文的写作方法,注意表达的顺序。并举一反三,体悟描写其他事物的方法。 4.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习作讲评 1.回忆作文要求。 2示较好的习作,欣赏评价,说说好在哪里。 3.出示中、差两种层次的作文,评讲,集体帮助修改。 3.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