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高效课堂导学案

圆柱的表面积高效课堂导学案

详细内容

小学“2+2”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B版)

年级:六年级 编号:02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 课时: 一课时

【预习导学】 (时段:家庭学习 时间:10分钟 )

1、自制一个圆柱体。说一说圆柱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预习表面积的含义。圆柱的表面积=( )。

3、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堂导学】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导学过程:

策略

流程

自学研读

内容 学法 时间

合作交流

内容 学法 时间

展示反馈

内容 方式 时间

点拨整理

知识生成 规律总结

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预设时间3分钟)

出示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

先认真思考

再交流思路

展开活动,探究新知。

(预设时间:22分钟)

1、设疑: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圆柱体,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总面积?

2、感受圆柱体侧面积的转换过程。

圆柱体的侧面展开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侧面展开以后是一个长形,长是底面周长,宽是高。

即“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3、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 = 侧面积+2个底面积

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4人一组将准备好的圆柱体展开。汇报会得到什么图形?分别是?(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分组讨论圆柱展开图发现圆柱的表面积 = 侧面积+2个底面积。从而得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动手操作,感受新知。

展示展开图,

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

1、圆柱体的侧面展开转化为已学过的长方形。侧面展开以后是一个长形,长是底面周长,宽是高。

2、若设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

侧面积S=πdh

表面积S=2πr²+2πrh

尝试应用,巩固新知

(预设时间:12分钟)

先独立完成课本第6,7页1,2,4题。再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小组结果

师强调:第2小题求压路机的面积。第4小题求通风管的面积。这两题都是只求圆柱的侧面积。

总结全课

(预设时间:3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总结:

圆柱的表面积=2×底面积+侧面积。

侧面积S=πdh

表面积S=2πr²+2πrh

三、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 = 侧面积+2个底面积

【达标训练】

1、完成《资源》第3页第2题。

2、制作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长50厘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要有?平方厘米铁皮?

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铁皮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