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时分的认识
详细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设计思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本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引探。《课标》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方法经验等。本课利用学生已认识了整钟点,生活中对时、分的无意识感知,让学生在非整时的认识产生疑问:“要怎么样认读呢?”在教学时、分的关系时产生了“为什么1时=60分呢?”使学生产生内需,萌发探索的动机,从而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功。2、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时、分的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叵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特地安排了“闯关夺宝”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及学习数学的快乐。3、增添童话色彩。低个级学生都是比较活泼、可爱型的,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注意童趣化,如“小白兔闯关夺宝”、“山羊伯伯的一天”等。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成长。 时、分的认识 创设情境:小白兔和妈妈一起逛钟店……(出示钟店画面)活动一:时钟的作用1、师:时钟有什么作用,你想把它带回家呀!2、小结:要表示时间,就要用到时间单位“时、分”。(板书:时、分)活动二:认识钟面1、师:看来时钟的作用可真大,老鼠先生这里有一个钟,请大家找找看,从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有两根针; b、有12个数字; c、有大格,有小格。3、学生自己小结。活动三:时间的读写1、师:看来钟面上的知识还真不少,那把闹钟带回家,不会看也没用啊!2、让同学说说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看钟的。3、点出时间的两种写法。4、引出时间的两种写法。5、感知1分钟。活动四:闯关夺宝师:既然大家都会看时间,那闯关肯定是没问题,有没有信心呢?第一关:帮时钟爷爷念念数1、出示钟面模型。2、要求先读一读,再把它们写下来。3、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闯关。第二关:给可爱的小闹钟找伙伴1、出示图片。2、小组讨论后反馈。第三关:山羊伯伯的一天1、刚才我们经历了一分钟,那山羊伯伯的一天里有好几个一分钟,它又是怎么安排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出示山羊伯伯的一天。3、全班齐读每一个时刻,小组讨论后完成表格的时间填写。4、小组反馈。师宣布闯关成功,并出示奖品。活动五:愉快的星期天山羊伯伯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同学们你也能像山羊伯伯一样给自己安排一个愉快的星期天吗?概括总结:由学生自主完成,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与我联系:blue4447@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