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国企总裁的薪酬繁杂纷乱现象(一)
详细内容
尽管被人称作“一把手”,国企总裁的薪酬并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冠绝董事会和经理层。粗略地说,央企母公司层面可谓一碗水端平;非执行总裁要比总经理矮了一大截;只有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总经理的薪酬才会向总裁靠拢。
据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被考核人担任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其分配系数为1,其余被考核人的系数由企业根据各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结果,在0.6-0.9之间确定,报国资委备案后执行”。该考核办法发布至今已修改3次,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底,不过规定一直未对总裁、总经理的薪酬机制进行区分。这样一来就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家央企总裁和总经理的薪酬往往完全一致。因为总裁、总经理按“职级”来说,都属于“企业主要负责人”;考核方面,央企总裁跟其他董事是一样的,薪酬套用总经理薪酬。
“对董事长的激励、问责还有待于很好地研究。这种现状有历史原因:董事会试点之初,经营和决策刚刚分开,制度层面更多考虑对经理层的考核和激励。”一家首批董事会试点央企的内部总裁对《董事会》记者分析。
截至2013年7月初,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共114家,其中董事会试点央企54家。如果单独制定总裁薪酬机制,客观上对国资委来说有着不小的工作量和难度系数,毕竟百余家央企所处行业和各自内部的情况差别很大。据悉,地方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薪酬也基本上是一样的。
相比之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情况则复杂一些,不少公司的总经理薪酬参照内部总裁而定,比后者略低。
中材科技是央企中材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其《高管人员薪酬管理办法》以总裁薪酬为基础,确定董事长、副总裁、财务总监、董秘的相应薪酬机制。总裁的绩效年薪、目标年薪原则上不高于总裁绩效年薪、目标年薪的95%。再看另一家央企旗下上市公司,国家电网控制下的平高电气总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基本年薪为50万元,总经理基本年薪为40万元;绩效奖励方面,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按经营团队算术平均数的两倍提取超额奖励。总裁比总经理年薪略高。
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方面,以陕西广电网络为例,其高管的基本薪酬采劝薪酬基数×分配系数“计算。基数是职工平均工资的5-6倍;分配系数方面,总裁为1,副总裁、总经理为0.95.至于绩效薪酬,基数确定为基本薪酬的1.6-1.8倍,其中总裁、副总裁、总经理的绩效薪酬为基本薪酬的1.8倍。
上述案例显示,不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总裁薪酬比总经理略高,绩效薪酬方面完全是和总经理同样的机制。当然,也有一些总裁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拿的是“名义”薪酬,实际所得由国资委核定后发放,一般比名义要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企董事长的配置中还存在非执行的外部总裁,比如傅育宁在中集集团就是非执行总裁。一般来说,非执行总裁的薪酬低于总经理,有的打折幅度还比较大。原因是,相比非执行总裁,不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经理的薪酬机制市朝水平很高,由董事会而非国资委决定。
不过,央企第一位外部总裁、中国外运集团总裁苗耕书对《董事会》记者指出,“无论外部董事任总裁还是执行董事任总裁,都是总裁。你的责任是一样的。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上都没有说总裁的职务有执行和非执行的区分。”实际上,一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非执行总裁,因由控股股东的总裁、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出任,在集团内的级别、地位高于上市公司总经理,行权时常和执行总裁的角色混淆。
能否确立国企董事长体制?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薪酬机制讲究权责利匹配,国企总裁薪酬之所以和总经理“纠缠不清”,很大程度上源于总裁权责配置在实践层面较为含混,和总经理有交叉。
公司法规定,总裁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检查董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主持股东会议。这样的规定显然过于简单。现实中,一些国企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对总裁进行额外明确授权。首批董事会试点央企宝钢集团在董事会议事规则中对总裁的授权,就涉及对外长期投资、融资、固定资产投资、对外捐助等。根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董事会授予总裁行使决策权的事项包括:单项金额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3%的董事会职权范围内的公司融资、公司为自身债务设定的资产抵押质押、预算外费用支出。以这两家公司为例,一般而言,同一事项上,授权金额额度,总裁大于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