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彻人生尔后通达(一)
详细内容
人的思想认知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混沌的,蒙昧的;第二阶段是觉醒的,理性的;第三阶段是洞彻人生的阶段。第一阶段的人由于受到自身的局限性,处于一种蒙昧、无知状态下,他们看不到社会与人性的各个层面,也意识不到自身的悲剧性,所以这些人往往也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肤浅的脆弱的,一旦他们开始思索,或经历什么外在的打击刺激后,这种快乐就会消失了。第二阶段就是心智逐渐明朗,思想逐渐深刻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们已经开始思考自身所处的这个社会以及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开始看到很多阴暗丑陋的东西,并意识到很多不幸悲哀的东西,处在这一阶段的人是最彷徨最痛苦的群体,多数的知识分子还有一些有思想有灵魂的人多属于这一类,他们比第一阶段的人看得透,看得深,因而也活得要痛苦得多。为什么说人越有思想越痛苦?读书越多越痛苦?道理就在这里。不过当思想的深刻到达一定程度时,却反而能豁然开朗,使心灵走向突围,从而便到达了我所说的第三阶段,即洞彻人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的本质都有深刻的了解,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都达观于心,因此便能够宠辱不惊,超然物外了。这种返璞归真之快乐是永恒的、强健的,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可谓一种智慧的境界。
我的人生经历远比同龄人要丰富曲折得多。虽只三十年,但却经历了数次的大起大落,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遍尝冷暖,宠辱不惊。我出身在底层,家境十分贫寒,而且读书很差,倍受屈辱与歧视,小小的年纪就将人性与世情看得很透。而从小到大也不知遭受过多少的辱骂与嘲笑,这也就是我今天面对任何的攻击挞伐都可以岿然不动,心静如水的原因,这样的气度与心理素质是一点点磨炼出来的。后来上了中学后,懂事的我意识到要改变命运就得好好读书,于是开始发奋图强,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了无数荣誉,中学毕业以全校第一全市第四的好成绩名噪一时,但因为经济原因,我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改读了中专,想早日进入事业单位上班自食其力,谁知毕业那年国家已经取消分配政策,变为自由择业,作为优等生的我却进了一家私营企业,这对我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过我一直是个不断地向命运抗争的人,在我的努力下,我不但通过自学拿到了大学文凭,而且工作也不断地好起来,最后考入报社。不过后来放弃工作开始全心全意投入写作,为人生真正的理想而打拼。但人生也由此再次走入低谷,为追求真情与理想而变得一无所有,从中更是辛酸地体会到世人的现实与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