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人生规划>少点应酬多读书

少点应酬多读书

详细内容

  由《中国图书商报》和《了望东方周刊》共同组织的“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显示,尽管绝大多数党政干部有较强烈的读书需求,但工作太忙、应酬过多正成为影响干部阅读的主要因素。专家呼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应尽量减少“文山会海”和不必要的应酬,让阅读成为党政干部的良好习惯。(见6月5日《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没应酬、无交往。领导干部更是如此,有开不完的会,陪不完的人,但应该把握好度。对可有可无、可去可不去的应酬交往,可以婉转谢绝。即便是必要的应酬和交往,也可以经常提醒别人、催促自己,尽可能将时间压缩再压缩、节约再节约。少数同志担心这样做会让人觉得“不近人情”。也许开始一两次别人会误解你,但多做点解释工作,时间一长别人了解你了,自然就会理解你甚至佩服你。

 有资料表明,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若不坚持学习,十年后原有知识都将老化。因此,即使知识渊博的人,也必须不断学习。置身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领导干部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敏锐的判断。为什么有的同志屡交“学费”,不断地“吃一堑”,却难以“长一智”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太少,学识不够,办法不多。一个善于从书中汲取智慧的人,必然胸怀广阔,足智多谋,工作游刃有余;而那些整天沉迷于推杯换盏、疏于读书的人,必然粗鄙浅薄,稀里糊涂,最终会贻害部队建设。

 纵观历史,大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官员,都博览群书,爱书如命,读书成癖。古代这样的人不少,如苏秦、司马迁、苏轼等;现代这样的人更多,毛泽东一生的最大爱好就是读书。不论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还是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他都如饥似渴地读书。领导干部要想多读点书,就得做到三点:一是静。只有静得下来,才能读得进书,才能深入思考、有所收获。这就需要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忙中求静。二是挤。鲁迅先生说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的,作为领导干部也要学会忙里偷闲,挤点时间用于读书充电。三是用。用是读书的落脚点,只有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指导工作,才能激励自己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