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该怎样理财--理财目标的选择(一)
详细内容
怎样理财是每个企业都关心的问题,那么要学会怎样理财,其关键点是什么呢?
企业的理财活动必须有其理财目标。怎样理财,选择什么样的理财目标,关系到企业理财的重点及努力方向,关系到企业资本管理的成效。因此,学会怎样选择理财目标对学会怎样理财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我国企业应选择什么样的理财目标,目前主要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观点,并且仍在争议中。笔者认为,选择合理有效的理财目标至少是学会怎样理财应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要考虑理财目标的可操作性。
财务管理是一个大的控制系统,那么按照控制论的观点,应该怎样理财?财务管理的好坏应是管理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财务管理主体对财务管理客体作用的结果。企业财务管理主体是企业内部与管理有关的所有责任人,财务管理的客体是财务管理对象,即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营运、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活动。要实现理财目标,需要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共同对管理对象实施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除了一些非量化指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量化的指标进行管理工作。只有量化了的指标才能实现指标分解,并落实到每个管理者。如目前在一些企业实施的“目标利润管理法”、“成本控制法”,就是将指标量化后用于管理的,并带来了良好的管理效益。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的目标时,更应关注这种总目标是否能对分目标起到控制作用,并能通过管理者的行动付诸实施。简言之,理财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它应该既是指导性的,也应该是可量化的,具有可控性。否则,就不能起到目标的指导作用。
第二,要将理财目标与理财观念相区分。
在财务管理中,资本的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观念应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要想学会怎样理财,企业管理必须具有以上两种意识。但理财观念和理财目标是不同的。如在投资项目决策的经济论证中,我们需要通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作出项目选择。在以往我们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和风险因素时,对项目的选择是将投资项目有限期内预计的税后利润累加然后与投资额进行比较,简单地加减后了解项目是否能赚钱,然后进行决策。由于这种决策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和风险因素,有可能出现原以为赚钱的项目实际上是赔钱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因此计算净现值更有意义。但在企业的管理实务中,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观念往往用在投资项目的前期选择上,当投资项目确定后,投资项目确定的现金流量能否实现,要依赖于企业每年实现的税率后利润。在企业日常的管理中,是很难将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引入年度的财务管理中的。因为现在是按年度对企业进行考核的,企业为了有好的业绩评价,它是关心早日实现利润的,没有那个企业愿到年底才实现利润的。这也说明,企业的理财目标不等同于理财观念。企业的管理应强调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观念,理财目标中不应包含时间和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