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中音乐教案>《梨园撷英》 --走进黄梅戏 --中学音乐教案(一)

《梨园撷英》 --走进黄梅戏 --中学音乐教案(一)

详细内容

《梨园撷英》-------走进黄梅戏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下册

适用手段:多媒体教学

授课年级:八年级

课 型:戏曲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戏曲欣赏:《打猪草》选段----《对花》

《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

戏曲学唱及表演练习: 《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念词练习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2.通过欣赏,了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表演方式;

3.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做等表现手段;

4.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能够适当表演;

5.通过鼓励学生学念、学做、学唱,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6.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教学重点:戏曲学习 戏曲欣赏

教学难点:戏曲演唱二声部重唱

教学准备: 钢琴、堂鼓、钹、古筝、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设计意图

媒 体

运 用

一、

组织

教学

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

1.全班起立。

2.有礼貌地问好:“老师好!”

营造上课和谐氛围

二、

导入

新课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上课之前听到并跟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它的旋律具有哪一个剧种的唱腔风格呢?----对,是京剧,同学们知道京剧起源于什么地方吗?----安徽,那么除京剧外,四大著名剧种中,还有一个剧种它虽不是起源于安徽,但却成长、发展于安徽。――你们听,(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二句)――对,是黄梅戏,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今天,我们将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黄梅戏、“走进黄梅戏”。

1.聆听音乐,复习巩固并跟唱歌曲《唱脸谱》。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