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英语教案>Unit7Metropolises教案

Unit7Metropolises教案

详细内容

ing years.由于这一语法现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简短的复习,并加以一定的句型操练。
(二).单元目标(Unit Target)
1.了解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城市,比如课文中提到的New York, London和Tokyo,或课本100页上提到的如Beijing, Shanghai, Hong Kong, Moscow等多个大城市。
2.复习并运用过去将来时。
3.能够口头描述某一地点(城市),如大小、交通状况、天气、景点以及优缺点等等。
4.了解宾语从句的种类,学会写复合句。
(三).单元重点(Unit Points)
1.关键词:
语言知识类
go through, spring up, one-tenth of, as planned, do good to sb., continue to do sth./doing sth., e true
交际功能类
世界著名城市:Beijing, Shanghai, Hong Kong, Tokyo, Moscow, London, Paris, New York, Toronto, Brasilia, Johnannesburg, Cairo
2.功能:
1)Describing places(描述“地点”) 参考课本第111页Useful Language
How big is (Tokyo)?
It is very big. It has a population of about…
Where is (the center of New York City) located?
It is located on (Manhattan Island).
What is (Tokyo…) like?
It is a very big, modern city with high-rise offices and apartment buildings everywhere.
It’s a dirty, noisy, crowded city with busy traffic and shabby streets.
It’s a small (ancient, dirty, old, crowded, noisy, quiet)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dating back to (the 16th century).
It’s a big city where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meet.
What’s it famous for?/What’s it best known for?
It’s famous for its friendly and honest people/pleasant climate/delicious seafood/beautiful scenery.
2)Expressing the will or predictions in the past(“过去将来时”用来表示过去的意图或预言)
In his lecture, the old scientist said that people would be able to travel to Mars(火星)one day.
Mark looked at the sky and then said it would rain the next day.
3.语法点:
本课出现了过去将来时,应作为本课的知识点重点教学。
二.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s)
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资源参考
1 Reading作为“城市”这一主题的引入,教师可以利用“Jigsaw”的配对方法,结合小组合作活动方式,让学生将相关著名城市与其著名景点或昵称等凡能表述其特点的条目进行搭配,从而引出一些新的词汇。
可以利用课本上所给出的部分世界著名城市名称,结合网络上搜寻到的相关图片,来介绍该城市特点。
在此基础上,阅读并讲解课文,使学生对这些城市能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链接1]“Jigsaw”配对活动的操作建议课本第100页――Highlights部分
2 Listening作为教材第110页的听力部分,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如何描述一个自己去过的地方,并且学会从多方面比较两个城市。同时建议教师可利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世纪版)听力》,开展相关主题的听力活动作为对教材的补充。课本第110页――Listening Practice
补充听力――Metropolises
3 Speaking以描述地点为主要功能设计口语活动。
活动一:根据图片猜测谈论该城市特点。
活动二:情景对话。两个同学合作准备以“My Favorite Place”为题的对话,尽量表现出该地方的吸引人之处。句型可参见“Useful Language”
活动三:模拟导游。假设学生担任国外游客的导游,指导学生分组收集介绍上海景点及近年上海市政建设的英语图片和其他各种资料,准备导游介绍。
[链接2]模拟导游的一些具体教学建议。课文第111页――Speaking Practice
4 Writing本部分内容――
让学生通过完成课本第112至113页上的表格初步了解宾语从句的种类,并通过书本相关练习加以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同时,课本的“写句子”的复习已经结束,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就各种句型作一个小结。课文第112页――Writing部分
5 Structure过去将来时是本课的语法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与宾语从句、间接引语的结合,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并且进行口头操练。课文第107页――Structure部分
6 Additional
Reading本部分与Unit 7内容直接相关,建议放在最后一课时。
本文出现的重要词汇与词组:flood, necessity, search, promise, pave, a people always on the move,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rapid growth, work long hours for low pay, in spite of, improve one’s living standards, in search of, munity service, a way of life
针对“国家/民族”这一话题,实际上是本单元“城市”主题的拓展和延伸。可组织学生展开一次讨论,议论城市发展带来的好处和问题
[链接3]话题讨论的教学建议课文第114页――Additional Reading
[链接1]
说明:
利用“Jigsaw”配对是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兴趣的好办法。这一环节的运用既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帮互助。通过以小组方式呈现合作结果,让全体学生都对本课所描述的三个城市有所了解,同时对于新的词汇加以补充与学习。
1.教师准备一些世界著名城市的图片(可以从报纸或杂志上剪,也可从网络上下载打印),以及对于这些城市的描述语句(相关变化:也可以是这些城市中的标志性景点或代表性建筑的名称或描述)
2.将上述两组内容中的第一组(即城市图片)分别发给各个小组,先让他们讨论得出这个城市的特点。
3.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教师处找到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每次只能上来一位同学,而且同一位同学不能重复上来。
4.最先找到所给城市的所有代表性建筑的小组获胜。
5.最后,教师通过幻灯片进行小结。
相关城市可以如:
Cities/MetropolisesLandmark
LondonBig Ben, Tower Bridge, Buckingham Palace
New York City“Big Apple”(nickname), Statue of Liberty, Empire State Building
[链接2]
说明:
模拟情景的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大激发学生投入语言操练和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该活动着力体现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也是真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准备导游介绍词,学生增加了对于上海这个他们生活着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了解和热爱,在小组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也获得了互相沟通交流信息、合作完成任务的语言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1.整个班级可以分为浦东、浦西两大组。视班级人数多少,教师在两大组的基础上再分为4至5人或6至8人的小组。
2.一个小组只承担若干或一个景点的介绍,收集介绍上海景点及近年上海市政建设的图片、幻灯、文字信息等,准备导游介绍。
3.属于浦东和浦西的组员中各推选一位导游,负责将下属各个小组所介绍的景点设计成合理的参观路线,并准备串联词。
4.课堂上教师作为来沪的游客,两位导游全程陪同游客游览上海浦东浦西各大景点,其间可由相关景点的负责小组介绍各景点,全班帮助教师完成行程。
5.可以参考介绍的景点有:
上海大剧院the Grand Theatre
国际会议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re
东方明珠电视塔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卢浦大桥the Lupu Bridge
上海海洋水族馆Shanghai Oceanic Aquarium上海博物馆Shanghai Museum
豫园Yu Garden
南京路步行街Nanjing Walking Street
城市规划馆Shanghai City-planning Museum
外滩the Bund

[链接3]
说明:
这个话题值得学生们思考与讨论。这也是当下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身处国际大都市的公民,学生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思考,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其中所介绍的三个城市各有千秋,也有其存在的问题。
2.在比较和分析课文之后,引出话题:现代城市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相应而来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学习以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3.指出“Each coin has two sides”的事物两面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
4.此话题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展开全班范围内的讨论,也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说出城市发展的优点和问题。目的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全面分析事物。
5.要指出的是,这类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口语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可以视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