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政治教案>2012届高考政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政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详细内容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考纲考点解读】

明确考纲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3)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4)依法纳税

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课程标准

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备考指要

⑴本课的重点知识有:财政收入、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个人所得税;依法纳税等。

⑵本部分考察的热点话题是国家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及利用财政和税收等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2012年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多关注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及与此有关的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

【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3财政的作用

一、知识梳理

1、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

⑴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水平。

⑵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⑶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正确认识国家的财政政策

①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扩张性财政政策及其作用。在促进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③紧缩性财政政策及其作用。在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④介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是稳健的或中性的财政政策。

⑤如何运用财政政策。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逆风向调节,即财政政策的运用应当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反。在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差额缩小以至平衡;在国民经济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可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

二、典型例题

1.(2010・天津高考)下图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  )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②健全社会保障关系,改善人民生活 

③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年到2009年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逐年增加,这有利于解决“就业难、教育难、看病难”等问题,有利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的生活环境,故②④符合题意;2006年到2009年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逐年增加,没有体现财政巩固国家政权,调控收支水平的作用,故①③不符合题意,选D。

【答案】D

考点4财政收支

一、知识梳理

财政

收入

定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主要

形式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影响

因素

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财政

支出

含义

国家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分类

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财政

收人

支出

的关系

财政收

支平衡

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

盈余

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

财政

赤字

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温馨提示】

(1)一般来说,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j持,可能会诱发通货膨胀,但不能认为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货膨胀。我国前几年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一些财政赤字来搞建设,并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2)正确理解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有害还是无害。一定经济范围内的财政赤字能够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财政赤字规模过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

【误区导航】

1、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1)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要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2)国家财政收人太少,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3)国家财政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越多越好,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影响,最终也会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1)区别:①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控来影响供求,是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②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与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③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过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2)联系: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形式。

②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不相同,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利,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批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财政政策不具备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3、出现财政赤字是有害的

提示:错误。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经济过程,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有害还是无害。由于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赤字如何弥补,方法不同,财政赤字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同。如果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不会引起过量货币发行,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如果用向银行透支、增发货币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就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这部分货币形成的社会购买力没有相应的社会产品作保证,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害还是无害,关键要看财政信贷能否实现综合平衡。如果银行信贷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财政信贷能够实现综合平衡,那么财政赤字就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危害;如果财政连年赤字并且数额巨大,超过信贷的承受能力,破坏了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则会引起通货膨胀,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典型例题

1.(2011浙江卷)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E)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答案】A

2.(2011福建卷)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B.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C.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答案】B

考点5征税与纳税

一、知识梳理

1、税收的基本含义

(1)税收,即税和税的征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2)理解税收的含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代表国家征税的机关是国家税务总局及其在各省、市、县设立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海关负责征收关税。

②税收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

③税收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而不是凭借经济条件。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点。

④税收是国家依法取得的,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⑤税收是国家无偿取得的,税收体现的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分配的关系。

⑥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同财政收入的其他形式相比,税收是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和最主要、最可靠的来源。

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内在联系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温馨提示】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列表如下:

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税收有其共同点:①税收都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②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③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④税收都取之于民;⑤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⑥都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

3.我国税收的种类

(1)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2)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正确理解。

①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较(如图)。

【误区导航】个人的全部收入都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所得税又称收益税,是以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收益税一般指纳税人的纯收入。按我国目前的征税标准,对个体工商户产生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租赁经营所得在年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之后的余额部分开始缴纳税款;对个人工资、薪金月收入自2008年3月1日起扣除2000元后的余额部分开始缴纳税款;奖金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劳动报酬,故列入工资、薪金所得,但不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成果的奖金,如袁隆平、吴文俊两位科学家获得的收入最高科学奖500万元,不在征收之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2

3

4

……

9

不超过500元的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5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5

10

15

20

……

45

4.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违反税法的行为,如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3)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二、典型例题

1.(2011江苏卷)“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北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

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2.(2011天津卷)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别为1900元、5000元,结合表1,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 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

D.老赵该月应缴纳450元的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

【答案】D

3.(2011浙江卷)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答案】C

4.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规定,个人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应在法定期限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漫画中此人的做法

①属于抗税行为

②是缺乏依法纳税意识的表现

③会直接导致社会财富的减少

④属于偷税行为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解析】漫画中此人的做法属于偷税行为,表明他缺乏依法纳税的意识。①与题意不符,③夸大了其危害性。

【答案】B

5.(2011福建卷)“拉弗曲线”(见图)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③④

【答案】C

6.(2010・重庆高考)经济学家拉弗用下图揭示了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

A.税率越高,税收收入就越高

B.政府若要增加税收,需要确定合理的税率

C.R2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最佳税率选择

D.从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税率R3优于R1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税收收入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在R1、R2之间,税率越高,税收收入越高;R2以后,税率越高,税收收入越低,故A错误。税率为R2时,税收收入最高,但R2不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最佳税率选择,因为税收收入过高,企业和劳动者的收入就处于较少状态,C不选。从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税率R1要优于R3,D不选。B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