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物理教案>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项复习

201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项复习

详细内容

§2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要点梳理
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
Vt= s= vt2-v02= v平均=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①Δs= ,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m-sn=
②vt/2=________=___________,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s/2=_______________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4.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②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③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④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
要点讲练:
1,公式的选取及方法的选择:
【例1】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起动加速度为2m/s2,加速行驶5秒,后匀速行驶2分钟,然后刹车,滑行50m,正好到达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


【例2】汽车以加速度为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汽车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

【例3】一物体由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的3秒内的位移为s1,最后3秒内的位移为s2,若s2-s1=6米,s1∶s2=3∶7,求斜面的长度为多少?

【例4】物块以v0=4米/秒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途经A、B两点,已知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速度的2倍,由B点再经0.5秒物块滑到斜面顶点C速度变为零,A、B相距0.75米,求斜面的长度及物体由D运动到B的时间?

【例5】一质点沿AD直线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测得它在AB、BC、CD三段的时间均为t,测得位移AC=L1,BD=L2,试求质点的加速度?

【例6】一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抵达B点时恰好静止,如果AB的总长度为s,试求质点走完AB全程所用的时间t?

【例7】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通过两段长为s的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求物体的加速度?

2、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处理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1)处理方法:
一是将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来处理,要注意两个阶段运动的对称性。
二是将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 -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综合应用例析
例8、(镇江市2008届调研二)小明摇动苹果树,从同一高度有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下落,发现苹果先落地,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苹果和树叶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C)苹果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运动则不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也不会同时落地
例9、(镇江市2008届调研二)给滑块一初速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 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例11】(1999年高考全国卷)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____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m/s2,结果保留二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