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历史教案>2015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点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复习学案

2015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点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复习学案

详细内容

第二课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基础过关
一.从欧共体到欧盟
1.形成原因
(1)欧洲在文化和价值观上有认同感,地域上连成一片,容易联合
(2)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
(3)战后欧洲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更好发展经济要联合;而且经济水平接近,容易联合。
(4)美苏“冷战”使欧洲各国认识到合作必要性。
2.成立与发展
(1)欧共体成立于 年,它是由 、 、 等三大机构组成。
(2)1991年签署《 》,使该组织向 一体化方向发展,该条约于 年正式生效。
(3)1999年 问世,并于2002年年进入流通领域。
3.评价
(1)经济:在经济建设领域成就巨大,推动欧洲经济发展,成为与 、 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
(2)政治:欧洲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作用加强
(3)国际格局: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世界格局朝 方向发展。
(4)各成员国在欧盟的 问题上存在分歧与矛盾,但建立政治经济一体化欧洲是共同目标。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
(1) 和 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构成挑战;
(2)美国要在 大潮中取得世界经济主导权;
2.形成:1992年美国、 、 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年,该协定正式生效。
3.特点:世界上第一个由 国家和 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性质,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4.作用: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促进了三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亚太经合组织
1.成立背景
(1)外因刺激: 进程加快、 已显雏形
(2)内在需求: 地区在世界经济中比重上升
2.成立与发展
这一组织最早由 (国家)在 年提出,同年12国 (地名)会议,这一组织正式成立。中国于 年与 、 一起加入。1993年在西雅图召开了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了 精神, 年,在上海举办第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主要特点:
(1)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2)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3)性质: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 (4)合作方式的创新:APEC方式。(5)原则:相互尊重和平等;开放的地区主义;协商一致和自愿;实施目标渐进;
4.影响:
促进了本区域的共同发展;适应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运行模式
★问题提升
1.欧共体成立有何经济、政治目的?欧洲国家为什么能走向联合?
2.欧共体成立后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在政治、经济上有什么突出事例?
3.欧共体的成立对当时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又有何影响?欧盟的建立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从欧共体到欧盟,在性质与内容上有怎样的变化?欧盟成立后又如何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4.近代以来,欧洲大国曾多次试图统一欧洲。你认为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何典型事例?其结果如何?你从中有什么启发?
5.从欧洲战争到欧洲煤钢联营、从欧共体到欧盟,呈现出欧洲在走向统一历程中怎样的特点?
6.从欧盟的会旗图案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欧元的图案有桥梁、窗、古建筑,都蕴含着深刻的意思,你能指出这些图案含义吗?
7.200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十周年的日子,有人说该协定是使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
8.从组成成员经济发展水平、性质等角度,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9.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亚太经合组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10.在三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中,分别指出差异性最大、合作程度最高、灵活性最大、差异性最小的组织。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2分)
★拓展延伸
1.西欧国家以共同体的形式出现的原因及作用:
(1)原因
①美苏争霸构成严重威胁,西欧国家要求有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来发展经济
②西欧各国土地面积小、资源相对缺乏,殖民地独立,从而使得原料与市场失去,必须打破国家壁垒,经济上走向联合
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都属于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国家
④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都要求提高国际地位
(2)作用:
①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欧洲的实力,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②保持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稳定局面,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
2.欧元发行的影响:
将有效地消除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交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利于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淡化了欧洲国别概念,促进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
3.欧盟成立后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努力与影响。
(1)推动进程: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2)影响:
①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②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③对中国: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
4.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
(2)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3)国家间的经济互补性增强,加强合作,谋求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
(4)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5.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②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也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
③推动了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2)消极影响
①区域性经济集团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交流,并将加剧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②世界经济生活将面临严峻挑战。各个区域集团成员国在制定政策时,关心的首先是本集团的利益和本国的利益,往往置全球利益于不顾。而且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③区域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6.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的利弊
(1)积极
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资金短缺问题;
②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③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同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2)消极
①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②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③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