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政治教案>人教版必修2第二课《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第二课《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①识记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及其作用  

②正确理解基层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  

③联系实际分析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提高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2、教学重点: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及其作用;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形式和作用  

3、教学难点: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形式和作用  

(二)学情  

对一名高中学生来说,民主管理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话题。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平时对社会生活中的基层民主管理了解不多,关注程度不高;说它熟悉,源自于学生在学校就置身于班级管理中,会直接参与班级管理(比如班规的制定),对班级民主管理有一定的切身体会。着眼于现实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民主管理的探究活动,借此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各种民主管理的机会,以不同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活动,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培养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二、设计理念  

(一)以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体验感知为基础。从生活实际的情形看,本框的内容与真实场景的全貌比较接近,学生或多或少有过接触,而教师掌握的仅仅是个体生活圈子所限定的那部分,因此,教学设计应当立足于师生已有的经验和局限,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生活层面和学生家庭生活的区位差异引发的所见所闻的不同。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框采用探究活动的形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通过探究的各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情形,而不是从课本到理论那么的抽象,同时可以进一步领会教材中的知识,体验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认同感。  

三、教学策略及方法  

(一)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体验。  

(二)教法:  

1、问题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求知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任务驱动法:提出任务要求并限时完成。  

3、评价法:明示考核评价项目,供学生参考对照,检测任务完成情况。  

四、学法指导  

(一)运用比较法,体会班级管理、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的性质与运作及意义。  

(二)调查法:通过学生参与调查,感受真实生活场景,提高学生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可信度的认可。  

(三)合作学习法: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能把活动的成果用一定的形式展示出来并作说明,达到资源共享。  

五、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情况,将学生分成居民组和村民组两个组,按照教师提供的调查问卷分别进行社会调查和网络搜索。  

问卷一:关于居委会了解度的社会调查  

下面所提出的问题,如果是你知道的,请如实填写;如果是你不知道的,请尝试着去作一些了解!  

你家所在的社区是  

1、你知道本社区居委会的具体地址吗?  

□知道□不知道□知道大概位置  

2、你了解居委会的工作范围、具体职能或权限吗?  

□基本了解□大概知道一些□不怎么了解、关心  

3、你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居委会(多选)  

□宣传栏□实地拜访□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居民间闲聊□其他  

4、若出现邻里纠纷或其他问题,你会寻求居委会帮助吗?  

□会□不会□看情况而定  

5、你所在的社区开过居民会议吗?  

□有□没有□不清楚  

6、你或你的家人参加过居委会的换届投票选举吗?  

□参加过□没有参加过  

7、你清楚居委会的人员构成吗?  

□清楚□知道一部分□不清楚  

8、你参加过居委会举行的活动或会议吗?  

□经常参加□偶尔参加 □没听说过□没兴趣,从不参加  

9、你知道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吗?  

□知道□不知道  

10、如果发现一些社区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绿化、治安、道路整修、环境污染等),你会就这些问题向居委会提出建议或意见吗?  

□会□不会  

  

问卷二:关于村委会了解度的社会调查  

下面所提出的问题,如果是你知道的,请如实填写;如果是你不知道的,请尝试着去作一些了解!  

你家所在的村委会是  

1、本村现任村干部是村民选举产生  

□是□否  

2、村委会应该帮助村民调节家庭和邻里纠纷  

□是□否  

3、村民有权了解本村的财务、资源配置等具体事务  

□是□否  

4、村委会干部的权利来自上级政府  

□是□否  

5、村委会应定期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  

□是□否  

6、村委会主任是村委会的一把手  

□是□否  

7、每个村委会都制定有《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是□否  

8、知道和了解村委会的工作职能  

□是□否  

9、参加过本村的村民会议  

□是□否  

10、知道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是□否  六、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之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  

学校有很多象班级这样的集体。如果同学们每天都想在这一群体里快乐地生活和学习,班级管理得好不好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班级管理,可能有这样两种方式:一是班主任凡事都亲历亲为,大小事情 都是 老师说了算,同学们只要照老师的布置来做就行了;另一种是很多事情都交给班级的同学们自己去管理和解决,老师只作一些指导和协调工作(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自己不能解决的)。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选择哪一种管理方式,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会独立思考并对两种管理方式的取舍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班级管理,让学生比较不同管理方式的选择有着不同的意义;明确民主管理的价值所在。  

【环节之二:情景创设,探究问题】  

如果同学们选择第二种方式,就意味着大家愿意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我们称之为――民主管理,也可称作班级自我管理或班级自治。  

教师活动:  

1、假设你是高中某班级的班主任,面对一个班级,你会如何开展班级的民主管理工作?请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  

2、教师提供一个供参考的表格  

班级管理  

管理组织  

人员产生  

管理办法  

职责落实  

班主任与学生在  

管理上的分工  

  

  

  

  

  

学生活动:  

1、按照座位自然形成的组别展示各组设计的方案。  

2、根据调查问卷和对课本的自主学习,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内      容         项         目        管理机构  选举方式  决策机构  监督方式  班级管理          居民管理          村民管理          

  

  

  

【设计意图】  

从班级的民主管理入手,让学生设计班级民主管理的运作模式,以此类比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运作,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从而理解班级管理、居民管理、村民管理三者所拥有的共同性质。  

【环节之三:关注现实,总结提升】  

教师活动:提前一周把调查问卷发到学生手上,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去了解有关的问题,为课堂学习作准备。  

学生活动:通过调查和学习,填写下列表格  

村  

委  

会  

村委会  

组成人员  

村干部的产生  

村委会是不是国家机关  

村委会的工作内容  

与乡(镇)政府的关系  

你所了解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有关条文  

  

  

  

  

  

  

  

居  

委  

会  

居委会组  

成人员  

通过调查了解,对所在社区的一次居民会议(会议内容、时间以及结果)作汇报  

居委会是不是国家机关  

居委会的工作内容  

就本社区的某一个问题向居委会提一次建议  

  

  

  

  

  

【设计意图】  

如果由教师对“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和作用”作直接讲授,受教师阅历的影响,通常都是照本宣科;如果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调查,可以搭建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桥梁,同时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生成知识或观点,实现知识的建构,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环节之四:反思现实,找寻差距】  

教师活动:  

1、我国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是一项最广泛的伟大实践,这一制度当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学们在学习和调查中,对这项制度的执行多少有一些自己的感知,老师希望有同学能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就基层民主管理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  

2、教师提供下列表格供学生参考。     作用及优势  存在的问题  需要改进的方面  居民自治        村民自治        

      内       容       项       目      

学生活动:  

1、学生对我国基层民主管理难免会提出一些有疑惑的问题,学习中也会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相互交流,同时提出一些有见地的看法,在这一环节上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每个组进行小组发言,由其他组的同学论证可行性。  

【设计意图】  

对一项民主制度的不断改进是公民意识得以增强的具体体现。在辩论、阐述、交流中,学生能够逐渐体会到我国的民主发展进程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民主制度的某些不足才有改革的信心。  

【环节之五:活动小结,效果评价】  

教师活动:  

1、对本框题的内容以图表的形式作归纳。  

2、提供评价的考量标准。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及评级分值  

小组参  

与人数  

(20分)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继续努力:10分以下  

小组成员都参加。  

小组成员绝大部分参加。  

小组成员少部分参加。  

信息  

来源  

(20分)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继续努力:10以下  

调查对象至少有6个以上的村委会或3个以上的居委会并标注出它们的名称  

调查对象至少有4个以上的村委会或2个以上的居委会并标注出它们的名称  

不能标注出所调查的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名称;  

  

知识  

储备  

(30分)  

优秀:30分  

良好:25分  

继续努力:15分以下  

能准确合理的对所搜集的调查结果和资料进行加工。  

能较准确合理的对所搜集的调查结果和资料进行加工。  

不能准确合理的对所搜集的调查结果和资料进行加工。  

成果  

展示  

(20分)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继续努力:10分以下  

有5个表格的填写  

有4个表格的填写  

有2个表格的填写  

  

总结  

结论  

(10分)  

优秀:10分  

良好:8分  

继续努力:6分以下  

能够完整、清晰、全面正确的向全班总结本次学习的心得。  

能够较完整、清晰、全面、正确的向全班总结本次学习的心得。  

不能完整、清晰、全面、正确的向全班总结本次学习的心得。  

  

学生活动:  

1、自我评价的得分。  

2、对其他小组的评价得分。  

【设计意图】  

让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引导学生学会用综合思维的方法思考和分析问题,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全面和客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