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生物教案>第三节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第三节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详细内容

第三节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课标要求]

1.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 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知识梳理]

背景知识

一、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1. :常用的是 ,该方法的优点是:所需

,可 得到结果,而且在计数的同时能 ,缺点是:死细胞与活细胞不能区分;细胞密度低于106/ml便不能保证视野中能见到所有细胞;难以计数 的细菌。

2. :常用的是 ,这种方法在样品中含菌数 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计数,注意该方法需要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 ,尽量使样品中的 ,应用该种方法可以推算出检测样品中的 。

实践案例:土壤中好气性细菌的计数

制备土壤稀释液 取 的土样;制备系列稀释液

取样及倒平板 该实验的接种方法是 。

培养

观察记录

(实验用到的实验设计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对照实验原则理解实验原则选取的目的)

结果:每克土壤样品菌数=

探究活动:测定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1. 检测天然水源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

细菌总数通常是指 检测样品中所含 的总数。大肠菌群数通常是指 检测样品中所含 的实际数值。

2. 检测某种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

一般说来, 总数越多,说明食品的卫生质量 。

3.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计数

某些细菌中含有 ,能将培养基中的 分解成 ,该物质的水溶液会使

指示剂呈现 。

[复习指要]

1、学法指导:本节课应学会微生物数量测定的方法,学会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间接计数法中的最常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注意该种方法中系列稀释液的制备,掌握间接计数法计数微生物数量的计算方法。

2、疑难解析:以本节实验为例着重复习制备系列稀释液的方法是:将1g土样放入99ml无菌水中,制成102倍的稀释液,用1ml无菌移液管吸取上述浓度的溶液0.5ml,移入装有 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即配制成103倍的稀释液,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配制成104、105、106倍的稀释液。将待测样品进行稀释的目的是使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典题解析]

1. 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请回答:

⑴在该培养基的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 和 。

⑵想一想这种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又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解析]碳源是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是提供氮元素的物质。所以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尿素。绝大多数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是,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所以这种培养基对微生物有选择作用。选择的原则是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答案]⑴葡萄糖 尿素 ⑵有选择作用。因为此配方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所以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2. 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解析]菌落是一个或几个细菌的子细胞群体,在固体培养基上肉眼看见,是作为菌落鉴定的重要依据,若是多种细菌形成的菌落则不是标准菌落。

[答案]C

[聚焦高考]

第三节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知识梳理]

直接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设备简单 迅速 观察所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微小 间接计数法 稀释平板计数法 较少 系列稀释液 微生物细胞分散开 活菌数 土壤表层3-5cm处 稀释混合平板法 某稀释倍数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 1g或1ml 细菌菌落 每100g或100ml 大肠菌群 菌落 越差 尿素分解酶 尿素 氨 酚红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