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一)
详细内容
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领域,具有活动涉及面广、投资大、建设过程周期长等特点。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建设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
面地核算和监督,借以提高投资效益的管理活动。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要真正地做好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做好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显的尤为复杂和重要。
一、新形势下基本建设管理财务会计工作的特点
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基建-生产运营-退役”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且相辅相成,具有不可拆分的连贯性。过去,企业的生命周期被人为的分拆为基建阶段和生产运营阶段,在基建阶段成立筹建处,只对企业的基建期负责,不考虑生产经营期的事情,人们把这种传统管理模式称为“两层皮”,这种管理模式造成基建期不对生产经营期负责,出现造价偏高、施工质量低下等诸多不利于生产经营的弊端。1996年国家开始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规定,要求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这样就解决了过去“两层皮”的传统模式,明确了基建人员“企业经营者”的定位。
随着新形势下基本建设管理的重新定位,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工作也应随之相适应重新定位,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与新形势下基本建设管理相适应,严重的影响着基本建设管理工作。
二、新形势下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仍定位在基建阶段的财务核算机构。
由于受以前基本建设传统管理模式“两层皮”的影响,认为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就是在基建阶段对基本建设工程成本进行核算,只对形成各项资产前负责,不对形成各项资产后负责。这样就造成基建财务只埋头算帐,只管花钱,不管工程造价的结果,给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也造成临时性、短期性工作的印象,使他们不能安心工作,随意性较大。
2、建设单位与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接轨,尤其是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核算无所适从。
由于基本建设的特殊性,我们国家专门颁布了《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用于核算基本建设工程,随着投资体制、财税制度和财务制度的变化,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也经历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与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接轨,到目前的《企业会计制度》。由于会计制度的变更频繁和基建会计的特殊性及短暂性,使基建会计人员没有认真研究基建会计到底该使用哪种会计制度,导致目前建设单位会计核算不统一,有的执行原《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有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还有的执行界于两者之间的,使会计信息反映不准确,会计人员也感到选用会计制度无所适从。
3、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只重视会计核算,不重视财务管理。
由于基建会计的特殊性、短期性和陈旧的观念,基建财务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会计工作在基建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只知道埋头算帐,不能主动投入到资金筹集、概算、招投标、合同谈判等合同等经济活动中,使财务只有会计核算职能,而无财务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