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如何创业>IT名人的前沿SOHO观

IT名人的前沿SOHO观

详细内容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经预言,所有的写字楼都将人去楼空,成为幽灵出没的地方。但是我们今天看到,办公室并没有销声匿迹,事实上反而更加兴旺。是不是说他的预言成为了妄语呢?不一定如此,或许只是历史的坐标拉长了而已。
  工作场所或者工作方式的变化与社会变迁是紧密相连的。农民以前是自由职业者,圈地运动以后,他们被成群结队地安置在拥挤的工厂,在让人窒息的环境中艰苦工作;后来,一部分人离开工厂到办公楼写字楼里面工作,劳动大军有了蓝领与白领的划分。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入高档写字楼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实际上,写字楼里面的白领就像香港电影《笼民》里面的人一样,被塞进一个个狭小格子里面,没有任何隐私,循规蹈矩,朝九晚五,疲于奔命。那些外表现代的摩天大楼,其实是另外一种车间,而其中的人只不过是写字的工人而已。
  微软总部被称为校园。在花园绿地之间是很低矮的好比家庭住房一样的办公室,由于现代技术保障了他们的快捷沟通,而人与自然的亲和又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这是界于冰冷封闭的写字楼和完全自由放松状态的SOHO之间的一种工作方式。事实上,目前国内一些现代化的写字楼也在试图做一些改变,比如在办公室设置咖啡厅和酒吧。由此可见,SOHO肯定是未来工作的一种趋势。
  SOHO并不意味着今天的组织机构完全瓦解,个人成为分散的漂泊不定的原子。有的人总是从属于某些机构,但是不会像我们的父辈那样,一生都依附于一个单位和组织。原来的机构越来越分散,而虚拟组织成为主流。通常一些组织机构外部有一个庞大群体为之服务或者与之发生联系,他们不从属于任何人,不会纳入到任何固定的组织当中,靠出卖智慧为生,这就是典型的SOHO一族。
  与眼前的SOHO相比,也许信自由主义能够让我们产生更多的荷尔蒙。SOHO是有点兴奋的A时代序言。 消息:胡延平著名IT评论家
  SOHO的未来将是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体验,一种非常有趣的,可能将人类带入自由主义世界的存在方式,但是尚未完全就绪,也不一定能够成为主流,因为面对面的交流还是不可避免,集中办公依旧有它独特的存在价值。
  现代化大工业的出现与飞速扩张,使得城市成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四处林立的摩天大楼成为工作的最佳去处。所以,办公、生活方式与经济、技术、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SOHO时代其实可以称之A时代,也就是说,任何人(anyone)能够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做任何事情(anything),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超乎想象的最超级享受的SOHO。
  在A时代,SOHO是信自由主义所创造的新工作或者生活方式之一。所谓信自由主义,就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创造的自由沟通无极限的现实结晶。从信息技术角度,我们对A时代的描述可以用随时随地的计算、无所不在的终端、多媒体与安全性并重的足够的带宽、一体化与个性化结合的高智能网络四个方面来描绘。WEB服务、远程管理是最基本的要求,虚拟组织像无线网络一样无处不在,电子商务等新的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和发展形态将极大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效率、节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