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交大“80后“毕业生开创创业新风尚(一)
详细内容
创业对年轻人来说,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科创中心获悉,在以“80后”为主体的交大学生群体中,创业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一批批大学生正在用勇气和创意来实现青春梦想。
活性炭里找商机
刚当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正在向上班族过渡的时候,上海交大材料学院的向禹辰已带着他的“活性炭”行走于上海的各大家居卖场中。
早在去年2月,还是大三的向禹辰便萌发了制造一种能够适用于“家庭使用”的活性炭的设想。“当时的我只是想做个学校的PRP(本科生研究计划)项目,看看能不能把‘工业’活性炭‘家庭’化。”他解释道,“现在人们装修新房后,家具等散发的有毒气体大多是用‘工业’活性炭吸附,但是这样的活性炭往往还没把有毒气体吸干净,它的超强腐蚀性也对新家具构成威胁。”
如今,在导师的帮助和校团委的支持下,向禹辰与他的团队通过给工业活性炭增添特种适量的催化剂与杀菌物质,研制出集高清洁、高吸附及再生性为一体的新型活性炭,打造出一款专门适用于普通家庭的“空气卫士”。
对于自己研制的“家居”活性炭,向禹辰丝毫不掩饰自豪之情:“就像蓄电池与普通电池,虽然成本略高一些,卖得更贵些,但是却可以只用薄薄一块就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可以循环使用!”
向禹辰的产品已经在百安居、宜家家居等大型家居卖场的货架上可以找到。谈起销售业绩,这位看上去酷酷的“80后”男孩笃定地说道,“我们日后的目标是将产品推广到普通的超市、大卖场,让家家户户都用上我们的‘活性炭’!”
毕业生办“求职网”
作为2006年3月从上海交大毕业的机械系研究生,张义力与另外2名同届的机械系同学在2005年9月合作创办的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到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型企业,应届生求职网的成长不仅印证了大学生创业的艰辛,更见证了中国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方方面面。
“我们职业生涯的前2年是在应届生求职网的创业过程中度过的。当时大家都说我们就是一只潜力股,有潜力没钱途。”回想起刚起家时的情景,张义力感慨地说,“我们没有怨天忧人,而是团结在一起继续我们的理想和事业,我们要证明现在的80后大学生虽有被社会认为的种种不足,但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我们一样可以成功!”2007年2月,应届生求职网获得数额可观的首轮风险投资,网站也从此由个人网站转变为公司化运作的商业网站。
学以致用当老板
拥有一个占地24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总投资额已达500万元;第一条生产线的产量在120吨/年左右,产值约1500万元;后期准备扩大到三条生产线,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别以为这样的工厂是出自于一位久经“商”场的老手,他是2年前才从交大材料学院硕士毕业的“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陶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