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之路>不断做大“美”的事业--大学生张涛自主创业的故事(一)

不断做大“美”的事业--大学生张涛自主创业的故事(一)

详细内容

从走街串巷开始,经过10多年的打拼,如今的张涛已经拥有了三家店面,不但自己创业成功,还带动30多名妇女姐妹就业。"如果当初我不狠下心来去闯一闯,而是呆在工厂里倒班,混到现在这个岁数下岗了,再想干一番事业,哪还有那份心气儿?是年轻、自信给了我出去闯的资本。常听周围的年轻人包括大学毕业生抱怨找工作难,其实现在的工作机会怎么说也比10多年前要多。吃苦是人生的历练,也是财富的积累。"谈到就业、创业,已近不惑之年的张涛感悟颇多。

  

  1994年,张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企业,和车间工人一样倒班,很辛苦,挣钱又不多。难道就这样在这个小天地里呆一辈子?进厂两年多,年轻的张涛脑子里开始不断迸出这样的疑问。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下定决心出去闯。一开始,由于手头儿没有多少钱,她就按照朋友的指点干起了化妆品直销。每天走街串巷,进单位、访住户,甚至在街上碰到女士,也要上前热情地推销产品。冷眼、冷漠,甚至斥责,张涛都遇到过,背地里她流过泪,也曾有过放弃的想法,可是她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擦干昨日的眼泪,当新一天太阳升起时,她又重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补充点阿Q精神,开始了自己的奋斗。靠着自己的执著以及产品的信誉,张涛赢得了一些固定的客户群。走街串巷的直销很苦,却让张涛有了创业经验积累。一年多后,张涛不再满足于走街串巷式的经销方式,她用直销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在轻工大棚一楼大厅租了一个柜台,经销化妆品,结束了满街乱跑的日子,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张涛心中充满了希望。

  

  租柜台做生意,当起了小老板,喜悦劲还没过去,困难便接踵而至。家里人都帮不上忙,卖货、进货全是她一个人的事儿。每月她至少要到沈阳进两次货。"那时进货真辛苦啊!不知是怎么挺过来的。"现在回想起来,张涛特别自豪,她为自己年轻时的坚强喝彩。那时火车运行特别慢,坐半宿车,第二天凌晨4时多到沈阳,在车站等到天亮了,再去进货。回来时一手提两个大箱子,真沉啊,就感觉站台特别特别的长,总也走不到头儿似的,至今看到站台还有一种恐惧感。后来不坐火车进货了,汽车更方便,提大箱子走站台的艰难时期过去了。可是坐汽车进货也有遭罪的时候。有一年冬天进货回来,车在半道坏了,正常晚上6时就到家,结果第二天凌晨2时才到,冻了半宿,浑身哆嗦,嘴唇发紫,两脚发麻,人都冻得快不行了。

  轻工市场冬天没有暖气,特别冷,就像一个大冰窖一样,穿多厚的衣服还是感觉冷。可张涛从没随意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即使怀孕的时候也天天去看摊。张涛说,那个时候年轻,不觉得苦,也没有条件叫苦。一年中只要轻工市场不闭门歇业,她都按时出摊,舍不得休息。有一年元旦下大雪,家人都劝她别去了,可她还是执意去。她说,站在柜台前,她觉得心里踏实。既然做了,就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