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之路>会计奋斗成油条大王(一)

会计奋斗成油条大王(一)

详细内容

  刘洪安,1980 年 11 月生,河北省保定市“油条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虽然刘洪安是河北保定市财贸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但他却自谋职业卖起了早点。最初,为了省油,他也把炸油条的油底留在第二天再使用。后来,小刘通过媒体了解到,食用油反复加温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于是在2012年初,他便使用一级大豆色拉油炸油条,而且每天一换,自此他卖上了“良心油条”,他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良心油条哥”。2012年5月央视报道后走红网络。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来看看“油条哥”的创业经历:

  自2009年,刘洪安和妻子用几千元从亲戚手中“盘”下这个临街小铺,一年365天只有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十是假期。在这十几天中,他们不必凌晨2时匆匆起床,赶到蓝色铁皮小屋开门迎客。

  2012年的这个春节,刘洪安虽然也给自己放了假,但却一直“没闲着”,他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已经营两年的早点小铺“打出自己的牌子”。

  刘洪安2000年毕业于保定市财贸学校财会专业,毕业后又通过成人教育考试,取得大专学历。此后多年,虽一直从事面点制作加工,可经常读《论语》、《曾国藩家书》的习惯,使拥有大专学历的他在众多面点师中,显得有些卓尔不群。

  春节期间,电视台播出的一档健康节目,引起了刘洪安关注:一位专家在指出食用油经过反复加温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同时还特意为煎炸食物的剩油使用支招。这无疑成为砸在苦苦思索中的刘洪安头上的那个“苹果”。

  春节后一开业,蓝色铁皮小屋就立刻来了个“华丽转身”。他撤下了“家家快餐”的旧招牌,换上了“刘家豆腐脑”的新牌子,几名工作人员则统一了蓝帽子、白上衣、红围裙的着装,同时这个早餐摊更亮出了“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承诺。

  他打印了一份“告知新老顾客”的宣传单,贴在铁皮小屋的窗户上――新年伊始,向尊敬的顾客郑重承诺:本店油条用油是一级大豆色拉油,是从植物油公司批量进入。油条用油每天都是新油,不含一滴复炸油,也请您审查和监督。

  刘洪安还专门准备了 “验油勺”。“验油勺”旁,他还不忘贴上从互联网上搜集的快速验油“小窍门”。“以前的油用勺子舀起来,里边可以看到‘黑星星’,而油条吃下去也感觉‘顶胃’……”

  “杜绝复炸”的承诺也好、“验油勺”的使用也好,这样营销创意的起点都是源于他在《论语》中读到的一个简单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句“名言”也在2012年2月后登上了“刘家豆腐脑”的新招牌,成为这位有大专学历的面点师的“营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