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计划>创业不是纯粹靠理想 看好“传统新兴”(一)

创业不是纯粹靠理想 看好“传统新兴”(一)

详细内容

1994年章苏阳加入IDG资本时,国内的风险投资市场还没有形成一片江湖。在后来日渐热闹起来的江湖里,作为“老前辈”的章苏阳为投资界留下了很多的经典“桥段”。

  “IDG,章苏阳。”

  本期PE领袖会客室的到访者,喜欢以这样简明扼要的介绍作为开场白。

  就像是武侠小说里那些所谓“侠之大者”,与人见面,拱手抱拳,直说“某某派某某某”一般。仿佛这几个字里,便已经涵盖了无数毋庸置疑的历史与传奇。

  章苏阳 1994年加入IDG资本。他在技术及国际金融方面有坚实的专业背景,并与中国的创业者群体有着密切关系。他曾成功地完成了电子、通讯及软件等领域的一系列投资项目。章苏阳曾任上海贝尔公司中央计划协调高级主管、上海电话设备制造公司副总经理及上海万通工业公司总经理。他1982年获上海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88至1990年在德国进修企业管理,并在华东师范大学进修国际金融。

  

  1994年章苏阳加入IDG资本时,国内的风险投资市场还没有形成一片江湖。在后来热闹起来的江湖里,章苏阳为投资界留下了很多经典“段子”,比如“用比打天津还快”的几十个小时时间就决定了投资易趣,在茶馆里决定了投资携程,因为王微穿着拖鞋来而投了土豆网等等。但在17年前,VC或PE只停留在模糊的概念层面。

  “他们的第一次邀请,我拒绝了。” 在IDG上海办公室里,这位中国风投界的“老兵”对记者说。相比一些更年轻的、喜欢正襟危坐的投资人,他穿着随便,显得有些不修边幅,交谈直截了当,很少用到形容词,时不时还会打断你,自顾自的思路说下去。

  “他们”指的是刚刚成立的IDG投资部(IDGVC的前身)负责人熊晓鸽和周全。事实上,当时章苏阳正在做与他们差不多的事,“正为投资一家企业寻求合作伙伴”。

  “作为IT出身,我对IDG(国际数据集团)更熟悉也更信任。后来我还特地去查阅了当年仅有的一些资料,发现风险投资确实是一个新兴市场,如果早一点去做,机会肯定更大。我对新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同时我们几个创始人也很处得来。”

  在那4个月后,“怀着朴素的想法”,他辞掉了“铁饭碗”,出任IDG上海合资公司的总经理,成为中国的第一批VC之一。

  如今,对于仍然不算成熟的中国风投行业来说,IDG资本这些“元老级”投资人的合作经验以及项目运作经验显得弥足珍贵。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投资基金之一,IDG的投资管理团队保持着难得的稳定合作关系,七位资深合伙人的合作时间超过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