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少年百度成长的烦恼(一)
详细内容
封面故事:少年百度成长的烦恼
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刻意所为。在汪延、张朝阳和丁磊等3位中国互联网标志性人物同时缺席的情况下,李彦宏成了2006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明星人物。
2006年9月21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嘉宾云集,一年一度的中国互联网大会正在这里召开。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的CEO首次同时缺席这次大会。
在这次互联网大会上,以及在会前一天的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会会议期间,李彦宏脱去了严肃的外衣,突然变得亲和了起来。他不仅频频露面,更是不厌其烦地在大会主席台前甘做参会崇拜者的合影“道具”。面对形象大变的李彦宏,当时就有与会的媒体同行一脸诧异地说:“我从未在公众场合见过他如此活跃,他没有遇到什么喜事吧!”
事实上,李彦宏的确刚经历了值得高兴的事:在此前一天的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的增选会议上,全部理事会会员单位一致表决同意增补他为副理事长。他是此次大会唯一增补的副理事长。
喜事毕竟只有一桩,而此时的百度遭遇的麻烦事却是一桩接一桩,且问题都未得到解决。李彦宏当选副理事长并不能给百度“冲喜”。所以,在大会现场的明眼人都能看出,尽管李彦宏表面上尽显轻松自然,其内心的烦恼却也呼之欲出――百度近期接连惹火上身:从7月10日的闪电裁员遭谴责开始,百度的倒霉事就接连不断,劳动仲裁败诉、与搜狐大打口水仗、渠道政策生变引发众怒、广告客户堵门抗议、与天极网之间的对错之争,甚至连前员工在公司遇害案也被业界翻了出来。
现实中,孩童长到6岁必然要经受骨骼发育的生长痛。百度公司也是年届6岁时,难道它也陷入了另一种“少年的烦恼”。
第一章过度受宠的百度
“有问题百度一下”――这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技术天才李彦宏,凭借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巧妙的运作,仅用6年的功夫就竖起了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中国概念第一股――百度。它不仅是当今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中股价最高的一支,百度更以62.1%的市场占有率雄踞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的霸主地位。
但当第三者在审视百度的时候,有人发现他们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幸运之神也给了很大的眷顾。
然而,众人皆知的事实是:幸运之神不会永远庇佑任何人。并且,搜索仅是查找信息的工具,它并非信息处理的全部,更非互联网的全部。因此,搜索现阶段受到一定的追捧,也有可能是又一个阶段性热点。
出人意料的成功
李彦宏,男,1968年出生于山西阳泉。
1987年,19岁的李彦宏背上行囊来北大读书,此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有出国深造的机会;而当李回国创业的时候,他也很难猜到自己能够有今天的成就。
1999年圣诞节,李彦宏怀揣120万美元踏上了回国创业的征程。在此之前他利用每年回国的机会在各地转悠,看高科技公司在做什么,大学里在研究什么,老百姓的电脑在干什么。直到1999年国庆,大家的名片上开始印电子邮件地址了,街上有人穿着印有“.”的T恤了,他断定互联网在中国成熟了,大环境可以了。而李彦宏个人存折上的钱也差不多了――就算是两三年一分钱挣不到,也可以保证全家过正常的生活――辞职创业的时机到了。
2000年3月,没有红绸子没有红气球,无人记得清公司有无挂牌。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度在中关村附近北大资源宾馆的1414、1417(两个门牌号码都不太吉利)两间房里开张了。当时,李彦宏在管理上给百度定下了最初的两条纪律:不准吸烟,不准带宠物。
初期的百度,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另一同事兼做Sales,专职的技术人员只有5人。
当时,没有人对百度有什么期待。2000年5月,他们找到了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e)。李彦宏赶紧高兴地组织了一次自觉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到了问答时间,李彦宏满怀期盼地等着回答问题,却没有记者举手提问。大家根本不知道李彦宏和百度到底能做什么。
2002年春节后,百度已经拿到80%的市场份额时,李彦宏还是愁眉不展,因为公司还没有挣到钱。他意识到商业模式肯定出现了问题。参照一直关注的美国同业Overture的经验,李彦宏提出转移用力方向,做自己的网站,并引入竞价排名。
百度的转型说服了纳斯达克的投资人,他们相信李彦宏会成功。2005年8月5日晚,北京时间11点40分,百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到交易首日收盘时,百度股价为122.54美元,市值达到39.58亿美元,股价涨幅达到了疯狂的353.85%。
即使如此,没有人称百度是一家伟大的公司。确实,百度的成功太出人意料了,用李彦宏的话说,“百度的表现令全球惊讶”。这也让他自己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