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金属包装市场分析>如何有序发展金属包装工业 (二)

如何有序发展金属包装工业 (二)

详细内容

能耗比重大

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相刘金属包装而言,铁、铝包装材料的耗电量(同一体积容器)铁为O.70kw/h, 铝为3.OOkw/h,能耗比电都远大于其他包材的比重。中国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如果这种资源消耗状况不改变,那么按照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全世界的资源供给都会出现进一步紧张。从这个角度说,减少单位产十的资源消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而且是维护中国发展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的需要。

金属包装工业也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居多的行业。一些行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如规模小、、集约化生产度低、低水平重复、品质结构趋同化、价格竞销等;再加之2003、2004年我国煤油电运空前紧张,国际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上游企业也以此为由,实施材料提价等;增加的生产成本不能有效地向下游行业转移等等。雪霜之累令业内人士至今还虎色变,记忆犹新。面对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和困难,都对我们原来的增长方式——从产业结构到产品结构,从环境生态要求到技术升级换代,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都迫切要求我们做根本性的调整。企业在市场的挤压下和能源资源这两只无形巨灵掌的调控下,逼上梁山,苦寻一条转移压力、突出重围的途径。

此外,由于生产订单不饱和,企业在三班不能满负荷开机不得不停烘干炉的情况下,而白白消耗了大量能源。还有企业管理和生产任务的脱节等等,也直接造成的能源资源的浪费。

当然有失必有得,企业也借机重新洗牌,调高了产业准人的门槛。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采取重组、兼并、租赁等方式,利用区域差异,分散风险,形成产品集中度高和产业规模效应,向差异、规模、专业、国际化和高附加值产品过渡。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如杭州中粮美特、北京奥瑞金等企业走的是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模式,他们或以地区性品牌为基础迅速扩张,辐射全国;或整合多个合营或联营的公司;或以出口为导向,以设计服务、贴牌加工和海外市场“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奠定了新的市场格局,为企业长远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成功的探索。

产能高于产量,产需严重失衡,造成资源配置上的浪费

像当年尤汁划、无节制的生育一样,盲日地购置引进大量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致使产能在高位无以释放。资产也是资源,利用不当,超前投入,都与中央现今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南辕北辙。这种超前效应与我们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的滞后倒有时令人有苦乐不均的喟叹。固定投资过快、过热,终食恶果。企业折旧成本增加、挤占流动资金、拖延还贷周期、增加财务费用、失去金融诚信、设备期闲置、增加一常维护保养成本和费用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冲破价格底线,进入空前惨烈的无序竞争,甚至违背市场规律,成本和售价倒挂,至今令业内人士谈起还是不堪回首。有关数据统计显示:(见表1)。

表1 金属容器主要产品市场需求量和产量(2004年统计)

二片罐(亿只/年)气雾罐 铝易拉盖 防盗盖 旋开盖 皇冠盖 大开口罐头盖 三片饲料罐 食品罐头罐
产能 120 10 160 100 30-40 700-800 15 200 40
需求量 70 7.3 130 80 20-25 450-500 10 60-70 35
产能 杂罐(美术罐) 60 钢桶(35-200升) 8000(万只)
需求量 50 6000(万只)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循环经济为纲,发展中国的金属包装工业

今后行业发展中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1.在项目决策上,要从战略角度把控市场风险,控制产业投资,注意产能过剩。

2.金属包装在“十一五”以至今后十数年间,还是以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注意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防止产业规模过度扩张,逐步淘汰高耗材、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3. 今后数十年,妨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困难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这也同样是包装工业所面临的制擎。因此,包装工业不可能独善其身游离于总体经济发展形势之外,更不会有什么悄然独行。我们知道现代的经济增长首先依靠技术和技能的不断增进,因此,能否不断地保持技术的进步,是解决资源和环境这对困扰行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孪生双胞的最佳途径。在眼光瞄准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立足自己提高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在研发上要高起点,靶向准,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重要领域先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行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4.当前科技成果在转化和应用领域普遍滞后,利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状况,应重点加强产品和材料技术的孵化和培仃,构筑技术研尽良缩短相关技术应用研究的中实环节,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使科技在建立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5 加强企、校挂钩,与大型包装集川合作,建设和完善广、学、研、贸的服务体制;加快利技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储备;有计划地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岗位轮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