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包装印刷质量与检验>聚氨酯胶粘剂及在软包装复合薄膜中的应用(下)

聚氨酯胶粘剂及在软包装复合薄膜中的应用(下)

详细内容

通过多异氰酸酯交联固化的聚氨酯胶粘剂不宜在120℃以上高温蒸煮条件下使用,为防止复合产品在高温杀菌时芳香族聚氨酯胶分离出致癌物芳香胺向里层渗透,危害健康,最好采用脂肪族HMDI或IPDI型胶。此外采用共聚措施也能提高蒸煮性能。例如用乙烯碳酸酯、多元醇、与TDI共聚合制得,再与适量的固化剂HL(三羟甲基丙烷:HMDI为1∶3的加成物)混合后,测量剥离强度表明经120℃水中煮沸5h后的剥离强度下降小于3陈晓东合成了分子量为2018的聚酯,配制出固含量50%~70%的复合用胶,二者初粘性和粘合强度达到要求。

  国内已有少量高固含量产品,如黄岩JPU-560固含量为50%,粘度低,初粘强度好,涂胶方便,耐酸、耐辣、耐咸、剥离强度高,可用来生产条件苛刻的榨菜袋,也可在进口复合机上使用。北京化工研究院用德国汉高公司技术和设备生产的UK2850/UK5015、UK2850/UK5000固含量为75%,粘度分别在6500mpas和3500mpas,可在高固含量38%,甚至40%~50%下涂布,粘接强度较高,且对塑-塑复合制品可耐121℃30min的杀菌消毒。

2.4 水基型聚氨酯胶粘剂

  目前聚氨酯胶粘剂以溶剂型为主,所用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易挥发、气味大,有毒,使用时造成污染带来公害。随着很多国家、部门颁布法令限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使用,以水代溶剂作分散介质,对环境友好,无毒、不可燃、可用现有的使用设备、设备较易清洗,胶粘剂从溶剂型到水基型的转变已成必然。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性能主要取决于预聚体的性能。由聚醚多元醇制得的预聚体有良好的水解稳定性,较好的柔韧性和延伸性,且耐低温性能好,而聚酯多元醇型预聚体内聚力大,粘接强度高。芳香族型预聚体有较好的强度,但不耐黄变,而脂肪族型预聚体耐黄变性优良。国内以聚醚型TDI为主流,其它HDI、MDI少,国外以聚酯型脂肪族(或脂环族)为主。目前水性聚氨酯以阴离子型自乳化为主,亲水性扩链剂较多用2,2-二羟甲基丙酸(DM PA),成盐剂用有机碱类(如三乙胺TEA),TEA/DMPA在0.73~0.78范围内可获得粘度适中,稳定性好的聚氨酯乳液。以此配制的胶可直接在现有的溶剂型干法涂复机上满足使用要求。目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在干法复合中的工业应用仍很有限。

2.5 100%反应性聚氨酯胶粘剂

  100%反应性聚氨酯胶粘剂是完全反应、组份固含量100%的无溶剂型胶粘剂,主要有单组分和双组分型,用于不需干燥烘道的无溶剂新型干法复合机。

  第一代单组份湿固化产品粘度变化快、固化速度慢、易产生CO2气泡。如国内使用的UR7505,UR7506可适合于赛路玢、预处理过的聚乙烯、尼龙、聚酯、纸等薄膜之间的复合。

  第二、三代双组份胶不但初粘性好,且耐高温蒸煮,可适用于Al箔等粘接。该胶在干法复合薄膜制造上应用的迅速发展成为近年来聚氨酯胶粘剂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从1974年德国开始至今,欧美在干法复合薄膜中目前该胶使用占50%以上,至1997年日本已有60多条生产线,我国陆续引进了几十条,对这类胶的需求快速增加。如国产UR8150/UR7330为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两组份分别为100%的-OH基和NCO基反应成膜,对多种材料如塑料膜、金属箔等都表现极高的粘接性,具有透明性好、有弹性、耐老化、无异味的优异性能,但不适用于EVA薄膜和流延尼龙薄膜的复合。

3 结 语

  国内层压复合薄膜用聚氨酯胶粘剂于8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成功,但该胶商品类别混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技术规范,在工厂的使用仍各自为阵,对复合薄膜用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技术推广十分不利,使国产替代进口的潜力末能充分发挥。

  目前普通复合薄膜产品用胶粘剂的性能、生产能力已基本满足需求,应重点发展高初粘性单组份、耐蒸煮型、耐低温冷冻型的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产品,同时国内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的基础上,更应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加快替代进口产品的步伐。水性聚氨酯胶粘剂、100%液体反应型聚氨酯胶粘剂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已起步,需加快研究开发和建立相应规模的生产装置。注重在提高胶综合性能的基础上增加品种,统一规范商品类别,建立行业标准,使软包装复合能根据基材、复合工艺、复合膜的用途经济合理选用胶,提高复合产品的综合质量和效益。


转载自:胶粘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