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添加剂的选购及应用
详细内容
1. 企业信息化的演变过程
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70年代以大型计算机为主,80年代微机获得广泛使用,90年代进入了Client-Server的组合, 2000年开始则是电子商务时代。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
伴随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也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出现了三个阶段性的管理软件术语:
1) 七十年代: MRP I(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2) 八十年代: MRP 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
3) 九十年代: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
过去二十多年来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 信息处理与决策过程集成度的不断提高。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处理,例如会计、文件打印和订单处理等。80年代后期开始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则有别于早期的数据处理系统, 重点在于制造系统的信息处理与决策过程集成功能。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 信息处理与决策过程集成度已达到纵横交错又井然有序的阶段。总体来说,有三个层次的集成:
a). 内部(信息)集成:企业内部商业过程的信息处理与决策过程的集成, 例如,产品设计、订单输入、生产排程等各部门的信息与决策的集成化。这也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ment)的前提。
b).横向(功能)集成:商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集成,例如销售,生产,库存,送货,财会系统的集成化,形成订单、排程、生产、交货、收帐一条龙。从订单输入到生产进度计划, 再到机床控制器的自动信息传输和转换过程可在几分钟内完成。从而大幅度缩短整个交货周期。
c).纵向(行业)集成:企业与外部的集成, 即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相应系统的集成化,电子商务(E-merce)是这种集成化的工具,以形成客户、仓库、工厂一指通。客户可以通过因特网(Inter)输入订单,查询每一张订单的进展情况,如生产,存货,送货, 付帐记录等。客户如同查看本公司不同部门的记录,信息查询和交换,都是举手之劳。这种不同公司通过因特网互享信息的工具,使得企业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协助客户达到其商业目标。
2). 商业软件从通用软件演变为行业软件。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 主要用于数据处理,例如会计、文件打印和订单处理等。当时的商业软件具有很高的通用性,例如会计软件可以用于各个工业行业。80年代后期开始的计算机系统则着眼于帮助厂商提高生产率,为厂商提供增值(Value-added)服务,相应的商业软件就必须具有行业性,例如生产排程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必须对该行业具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才能将商业过程信息化。常常发生的是,在某一行业运用得非常成功的商业软件,可能根本无法在另一个行业里如法炮制。 成功的行业软件开发者必须具备相当精深的该行业的生产和管理的知识。
2. 适用于纸箱厂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首先,我们看一看纸箱厂的管理功能。一个纸箱厂的所有管理功能可以归纳为4大个部分,如图一所示。
1) 财会管理;
2) 人力资源管理;
3) 企业营运管理,可以进一步划分成:
a. 销售管理;
b. 生产管理;
c. 采购管理;
4) 物流过程相关的控制与管理系统,如瓦楞机生产管理系统, 印刷机生产管理系统等。 在国内的纸箱业,由于受台湾纸箱业的影响,人们常把会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营运管理统称为办公室系统,瓦楞机生产管理系统称为生产管理系统。
在国内的纸箱业,由于受台湾纸箱业的影响,人们常把会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营运管理统称为生产管理系统。
纸箱厂这管理功能具有如下特性:
1) 通用与行业性功能: 随着图上的箭头下移(即靠近物流过程相关的控制与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变得越来越行业化。财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在所有的工业行业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每一台机器的控制却是非常行业化的, 例如瓦楞机的生产管理只可用于瓦楞机而不能用于控制其它任何机器。
2) 通用性功能的区域性: 虽然财会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对所有的行业都类似, 但是他们的通用性常被局限在一个地区或国家.
3) 行业性功能的国际性: 企业营运管理, 机器控制系统以特定工业而定, 但是管理方法与技术在特定工业内具有国际通用性.
4) 实时性(Real-time): 随着图上的箭头下移(即靠近物流过程相关的控制与管理系统),信息交换变得越来越实时。也就是说,当会计业务可以每周或每月处理一次得话,瓦楞机的控制必须是即时的,而且不能有任何差错。
在理论上,一个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应当包括支持上述的所有的管理功能。在实践中,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
1) 不同层次的管理功能采用不同的技术。物流过程相关的控制与管理系统以实时控制技术(Real-time control)。会计或营运管理系统的软件是从数据库技术发展起来的。
2) 不同的专业知识。会计管理软件可以用于各个工业行业。其它应用软件,例如生产排程等,软件开发者必须对该行业具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才能将商业过程信息化,在某一行业运用得非常成功的商业软件,可能根本无法在另一个行业里如法炮制。成功的行业软件开发者必须具备相当精深的有关该行业的生产和管理的知识。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若干商业软件可供选择。读者可以从相应的软件供应商或他们的网站上获得更多的信息。
对一个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是一演变过程。关键是要采用总体系统设计与有规划地逐步实行。在总体系统设计中,明确定义各管理系统之间的流程关系与信息交换。这样,即使采用不同的商业应用软件,企业也可同样获得高度信息处理与决策过程的集成。
3. 纸箱厂的营运管理系统
在以上介绍的四大管理系统中,功能最复杂的是企业营运管理系统,包括销售管理,生产管理与采购管理。一个全面的营运管理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功能:
销售管理子系统
1.1 客户档案
1.2 产品档案
1.3 产品与工艺流程设计
1.4 销售订单管理
1.5 生产工单处理
1.6 制成品储存管理
1.7 送货管理
1.8 应收账款管理
1.9 管理执行信息
采购管理子系统
2.1 采购单处理
2.2 原纸储存管理
2.3 订单原纸调度
2.4 辅料储存管理
生产管理子系统
3.1 瓦楞机排程
3.2 瓦楞机生产数据收集
3.3 印刷机生产数据收集
3.4 模切机生产数据收集
3.5 其它机器生产数据收集
质量管理子系统
4.1 生产废品成因分析与统计
4.2 原纸与主原辅料质量分析与统计
4.3 退货管理与成因分析 同时,纸箱厂的营运管理系统必须行业化,反映纸箱制造的独特性,如纸箱制造的快速的反应与服务,订单、排程、生产一条龙。如果从订单输入到生产进度计划, 再到机床控制器的 信息传输和转换过程可在几分钟内完成, 整个生产周期可以大幅度缩短。这类独特性产生下列的要求:
1) 尽可能将产品结构(BOM - Bill Of Materials)和工艺流程(Process Routing)设计的准备工作和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于通用的MRP/MPRII/ERP软件 来说,这些任务通常需要几个模块来处理。但对于包装工业尤其是瓦楞纸箱制造业来说,他们的产品和工艺相对简单,最好是将这些任务组合在一起,由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
2) 对于纸箱制造业,特别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及时送货(Just-In-Time delivery)的订单,能有效地安排和记录生产,存货,送货。这样销售部门能在 任何时候,从计算机上看到每一张订单的进展情况,以便对可能偏离计划的事件 及早采取行动。
3)计算机排程(Scheduling):根据订单的送货日期,需要的材料与产能,实际生产能力,计算机排程系统会自动产生作业进度计划。生产调度员在电子计划板f Electronic PlanningBoard)上,再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和紧急订单进行修改。一个好的作业进度计划能有效地减少原纸损耗,降低停机时间和频率,保证送货日期。
4)原纸管理:与一般的库存管理软件不同,原纸管理系统应具体到每一卷纸的货位和生产使用量,而具有长度、重量、直径之间的自动转换。
由于这些特殊的需求,产生了专门为纸箱铡造业开发的行业软件,例如美国的CTl、HRMS,新西兰的KIWIPLAN、新加坡喜讯科技公司的CIMPACK。这类行业软件构成纸箱企业管理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则着眼于帮助厂商提高生产率,为厂商提供增值(Valueadded) 服务。
4,效益分析
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减少损耗,提高生产力。有效的营运管理系统必须支持全面的效益分析,例如:
1.原纸损耗率:视箱型而定,原纸大约占纸箱总成本的50%到70%。每减少1%的原纸损耗,就意味着增加0 7%利润,等于每百万营业额增加7000元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原纸的损耗可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原纸损耗来自:
■原纸采购不当
■原纸库存损耗
■纸板生产损耗
■纸箱成型损耗
■完成品库存损耗
上述的损耗为总损耗。准确地监控各部门的损耗是降低损耗的先决条件。作为一个企业主管,你能准确地知道每日各部门的损耗吗?
2.机器效能:
纸箱制造厂总是有二大部门:
■瓦楞机生产线:效率指标
■千平方米成本
■每次换纸的跑纸米数
■每小时生产的平方米
■平均纸宽
■修边比
②纸箱生产线的主要机器,如模切机,印刷机:效率指标
■千平方米成本
■每小时生产的平方米
■平均设置运行时间比
有效的电脑排程(既瓦楞机排程,印刷机排程,模切机排程)能在无需额外投资的情况下,大量提高产能,减少损耗。
3.生产/交货周期:生产/交货周期是指从客户下订单到送货上门的时间,包括生产前的准备,如设计产品和工艺流程,输入订单,作业计划,打印工单等;生产周期,如等待,设置机床,操作机床,搬运材料等;生产后的处理.如仓库收货,出货,装车,打印送货单,运输,交货等,如图2所示。根据经验,生产加工时间不会超过生产/交货周期的l0%。所以减少生产交货周期的关键是如何减少非加工过程和时间,如何使得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无谓地浪费时间。
公司最重要的效益指标准时交货的订单率就是生产/交货周期的直接反映。
在纸箱生产线的计划与管理中,传统的以瓦楞机为主的优化(推型生产)常导致过高的在制品与无法准时生产。另一个极端,以纸箱生产线为导(拖型生产)常导致不必要多的换纸次数,进而过高的瓦楞机生产成本。关键是寻找一个平衡点。一个有效的电脑排程系统必须能够做到:
■迅速确定生产瓶颈与解决方案;
■优化瓦楞机生产;
■减少纸箱生产线的前置时间( Setup time );
■增加产量,减少在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