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防火防爆安全>焊接和切割作业的防火、防爆(一)

焊接和切割作业的防火、防爆(一)

详细内容

焊接和切割作业中的火灾和爆炸,主要分有三种情况。

(1)由于被焊(割)工件或容器内含有可燃气体、油以及其他可燃物,在被焊(割)时高温将引燃,由于瞬间放出的能量不能得到及时释放,而引起爆炸。防范措施:

1)有压、有水、有电工件禁止焊(割)作业。

2)表面可燃物未清除情况下禁止焊(割)作业。

3)内部有残留可燃物的容器及内部介质不清的容器禁止焊(割)作业。

4)油管路在未与油系统彻底隔断并进行彻底清扫情况下禁止焊(割)作业。

(2)第二种情况是焊(割)作业场所周围可燃物,被焊(割)作业的明火引燃。防范措施:

1)禁止在有可燃物场所进行焊(割)作业。

2)消除焊(割)作业周围的可燃物或采取切实可靠的隔离措施。

3)焊(割)作业结束后,清理现场,确定没有火种后,作业人员方可撤离。

(3)第三种情况是焊(割)用气瓶发生起火、爆炸。

一、气瓶发生爆炸的原因

(1)气瓶的材质,结构或制造工艺不符合安全要求。如材质脆性、瓶体严重腐蚀瓶体厚度不均,有夹层等。

(2)保管和使用不当:如曝晒、明火、热辐射等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力升高,而气瓶爆破片未在规定值爆破泄压,至使压力超过气瓶材质强度极限,发生爆炸。

(3)搬运时发生坠落,撞击等外力影响。

(4)放气速度过快,气体经阀门时发生静电火花。

(5)氧气瓶嘴部有油脂。

(6)气瓶充装时错充气体。

(7)乙炔瓶内填料下沉,形成空间。

(8)乙炔瓶倒放时丙酮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