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励志正能量>一只竹蜻蜓阅读理解答案

一只竹蜻蜓阅读理解答案

详细内容

篇一:《一只竹蜻蜓》

一只竹蜻蜓

一阵风过,除了扬起一地的尘土外,还惊得枝叶“呼啦”作响,仿佛一千个鼓掌的人儿;刹那间又惊起一丛麻雀、三两只布谷鸟,“嗷嗷”叫着飞得无影无踪。

小李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对这样的情景早已习以为常,三十年春夏秋冬转瞬即逝,小李也变成了老李,除了许多对“人生易老”的感慨之外,老李还有一位相濡以沫的妻子以及一个上个月刚满八岁的儿子这两样最重要的家当。其余的,不提也罢。

老李有个外号,响亮得很——铁公鸡,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个称号来自那“一毛不拔”的典故。传言老李上班从不坐车,只骑着一辆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呼啦车”;传言老李经常在黄昏不久去菜市场,买回来一捆捆半价的菜蔬;传言有一次老李的儿子嚷着要一把尺子,老李二话没说出门拿了一块薄木板就回来了;又传言老李是家中的财政部长„„

今天老李回来的有些晚,手里还拿着一枝竹蜻蜓,儿子已经向他要了一星期了,实在是拗不过那个活祖宗,老李也只有忍痛割爱了。一回到家,一阵风呼的就刮了过来,把老李吓了一跳,待他看清楚是自己的儿子后,手中的竹蜻蜓连同刚才还在眼前的儿子就不知去向了。老李不禁暗叹一声:这小兔崽子真是跟我当年一样贪玩,不,是更贪玩。

这一天,老李的儿子很晚才回来,带着一脸满足的笑容倒头便睡。第二日,老李下班在家津津有味的看着足球比赛,正惋惜中国队上半场的那个头球,儿子却随着关门声冲了进来,一言不发的回到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再不吭声了;老李就纳闷了:昨个他不是还好好的吗?仔细一想,不对呀!刚刚儿子明明十拿着竹蜻蜓出去的,怎么现在却空手而归?老李突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似乎儿子的竹蜻蜓被别人拿走了,要不儿子也不会那样一副委屈的表情。那么,是谁呢?

于是,老李难得的关了电视,去问儿子事由,儿子却始终一言不发,无奈之下,老李也只有去做伟大的福尔摩斯的工作了。他开始推理思考起来:是隔壁的老张吗?不对,他和妻子旅游去了,根本就不在家;是楼下的小陈吗?也不对,他一个单身汉没事拿别人小孩子的玩具干什么?难道是楼上的王大妈?嗯,她似乎有一个孙女来着,也不对,她的孙女才一个月大,而且昨天还哭了一下午,吵得我头都晕了,哪儿还有时间去管什么竹蜻蜓„„老李想了半天,几乎整栋楼每个人都被他排查了一遍,想得头都快破了、依旧是一筹莫展,一看表,竟已是半夜一点钟,撑不住了,倒头就睡。

第二天老李依旧在思考那个问题,迎面二楼的老朱走了过来,冲他点头一笑,算是打了招呼;老李一愣:嗯?他的笑容怎么这样灿烂,嗯,一定有问题!刚转过身,小赵就与他擦

肩而过,老李又呆了一下:咦?我记得小赵每次遇到我都要打个招呼,今天是怎么了,似乎在躲着我,哼,这人有问题。小唐的表情怎么那么怪异,说不定是他„„不知怎地,在老李的眼中每个人都不正常,似乎每个人都有莫大的嫌疑。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老李的神经就没有松开过,他甚至还将邻居一只斑点狗怀疑了一番,当然,每棵树也都未逃过他的法眼。

这一天,老李揉着脑袋出门去了,刚走到单元门口,忽的一阵风刮来,老李兀的感到头上落了个东西,伸手一摸,竟是失踪了一周的竹蜻蜓,似乎是从楼房的高台上落下来的,老李这时才恍然大悟,儿子的“委屈”恐怕只是怕挨骂而已。于是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在老李眼中,每个人都再正常不过了。

篇二:《现代文阅读训练2015》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爱,有时是一种错误

⑪这样开始新的一天,已经六年了,只是今天,略有不同。

⑫在朝霞甩下的水袖里,忽地有了一片晃眼的色彩,温柔地旋开细嫩的花瓣,在秋天里微微地颤动,草地一下子灿烂起来。

⑬父亲催促我快些,我也只好收回眼神。奔向学校。

⑭一天很快地在挂念里过去了,再见到它们时,太阳已在遥远的地方等待落下,而那些花儿,褪尽了初绽的青涩,在夕阳里灼灼地期盼着。高大的棕榈投下灰暗的影子,而花儿们却如同太阳一般抵抗黑暗,在影子里依旧晃眼。

⑮父亲笑着问我:“喜欢么?太阳花很漂亮呢!”⑯太阳花?怪不得让人那样喜欢,多可爱啊。

⑰很快的,我的窗台上也有了一盆太阳花,茂密的叶子托着玲珑的花蕾,隔着玻璃窗,冲着我甜甜地笑。相信过不了多久,我的窗台就会如同清晨一样灿烂,而我将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霞,每天,每夜。我细心地浇水,呵护,太阳花在满怀的期待里成长。

⑱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转眼临近期末考,以学习为主的我并没有发现遗忘了什么。

⑲终于考完了,我扔下书包,亲近久违的蓝天,阔别的草地,可心里总有块地方空着,似乎是我忘记了什么。

⑳我开始清理房间,准备度一个快乐的寒假,拉开窗帘的那一刹那,我像是忽然清醒起来,窗台上本该有一片彩霞,我的太阳花!可是,一切都不一样了,枯黄的枝条在花盆里盘旋,有的已经伸出盆外,唯一的一个花蕾垂着凋零的脑袋,显然是不会再开放了。

⑴依旧是秋天,依旧是夕阳西下,那给我灿烂的太阳花,今日却分外凄凉。它安静地伏在窗台上,定格在枯萎的瞬间,世界从此与它不再相关。我有了很深重的负罪感,是因为我的爱,它才来到我家,而又是因为我的疏忽,它才过早地走了。这一切,都是我犯下的错误,不可挽回了。轻轻地把太阳花埋在地里,我走了。身后是去年同它一起开放的同伴,今天它们的绚丽,对我来讲,似乎是批判,我的爱,错了。

⑵转身的瞬间,我想起好多过去的事,好些东西都像太阳花一样可惜,我爱它们,便固执地将它们放进自己的空间,可到了最后,我总是不能很好地继续爱下去,以至于对我来说触手难及,而别人也无法得到。

1、文章多处描写了太阳花,分别是草地上的太阳花;我照料下窗台上茂盛的太阳花;我疏忽后窗台上的太阳花,前后形成,突出了主题。

2、解释第⑭段“在夕阳里灼灼地期盼着”中“灼灼”在文中的意思。

3、文中第⑰段画线句写得有情趣,请你展开想象再续写一个拟人句,要求与前面的句子保持连贯,情味和谐。

很快的,我的窗台上也有了一盆太阳花,茂密的叶子托着玲珑的花蕾,隔着玻璃窗,冲着我

甜甜地笑,。

4、文章第⑫自然段语言很美,请选择一处加以品味。

5、将第⑰段“我的窗台就会如同清晨一样灿烂,而我将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霞,每天,每夜。”改为“我的窗台就会如同清晨一样灿烂,而我将每天每夜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霞。”好不好?为什么?

6、第⑴段“我”反省说:“我的爱,错了。”用自己的话概括,“我”错在哪里?文章最后又说“其实很多时候,爱,是一种错误”,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二)家乡的竹林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中,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

1

⑶其实很多时候,爱,是一种错误。

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带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位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2013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7.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8.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6分)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

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3分)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3分)

9.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并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4分)

10.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那些卑微的母亲(20分)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2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⑪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

⑫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1.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3分)

12.下面两句中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请把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4分)

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

1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4分)

14.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赏析下列句子。(4分)

(1)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品析)

15.读完文章,你肯定有许多的感慨,谈谈你的感悟。(5分)

(四)树知道

苏沧桑

①月亮升起时,远山如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悄然隐退。山下,娘家花园里那棵丹桂开花了,娘家的月色也就香了。

②披着一身幽香的月色,我们坐在一地花影里。母亲突然说,看,树上是不是鸟?

3

③我踮起脚尖,却看不真切,便脱了鞋,爬到凳上看。真的!两只很小很小的鸟儿,交颈依偎在桂花枝上,头顶特别白,身子像是粉红色。遂想起一句诗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绿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心中砰然而动。想让母亲也看看,便轻轻将桂花枝往下扳了一扳。不料,鸟儿惊醒了,“扑啦”一声飞向园外,消失在黑憧憧的树影里。母亲嗔怪我惊动了它们。父亲闻声从房里出来说,没关系,这些小鸟常来。

④这倒也是,娘家的花园是蝴蝶、蜜蜂和鸟儿的天堂。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这儿总在不停地变幻着一幅幅隽永的画卷。未进园门,紫薇已在墙头颌首含笑。蔷薇虬劲的枝干狂草般游走在铁栏杆间,柔嫩的花叶如饱蘸水墨的笔,在白色粉墙上尽情倾诉酝酿了一整个冬季的缠绵。推开咿呀作响的红铁门,依墙而立的文旦树涌来满眼绿意,三两棵被花儿和果实醉弯了腰的石榴树将你的视线引向花园深处。三三两两白梅、迎春、玉兰、栀子花、美人蕉,还有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晚饭花,在这片靠山傍水的天地间,尽享清风明月、阳光雨露,无不花繁叶茂。鱼儿们在水里游曳张望,成群的鸟儿高唱着四处飞奔,蝴蝶毫无防备地歇在你肩上。

⑤暮色四合的时候,我们将饭桌摆在桂树下。一阵微风拂过,几点桂雨飘在被轻轻夹起的小葱豆腐上,让人良久不忍动筷,怕惊落了这份芳香的诗意。这时,小狗都都突然在园门外大摇大摆地用前脚敲门,要求共进晚餐。打开门,它忽闪一下从你脚下钻到草坪里,先撒起欢来。

⑥闭上眼,感觉着这些旺盛而无拘无束的生命,我看见自己那颗蒙尘结痂的心冉冉盛放,一瓣比一瓣纯净,一瓣比一瓣透明。⑦自然,就想起了杭州家里那些可怜的植物。⑧它们刚来时,应该是喜欢这个家的。

⑨巴良木和发财树婷婷的身姿和青翠的叶子,衬着客厅洁白的沙发,在台灯的光晕里摇曳出幸福的绿影婆娑。

⑩素心兰是在花市里偶尔遇到的,虽然单薄,也没有要开花的样子,但喜欢她的名字,连着紫砂花盆带回来,放在小书房里。

11宝蓝色的瓜叶菊,含羞草和开着两朵极小的金色花朵的仙人掌,在黑白色调的○

卫生间里,平添生趣。三盆茉莉是我亲手种的。朋友送来了两盆君子兰和叫不出名的观叶植物。林林总总几十盆花木,葱笼热闹得像来了一群亲朋。

○12可是,我没料到植物们并不喜欢这个临街的新家。它们姹紫嫣红了几个月,便日渐憔悴。花儿谢了,叶子发黄,接二连三往下掉,无论怎样抢救,仍一棵接着一棵慢慢枯萎了。

4

○13继续买,更换,继续枯萎。

○14家里留下的树的空白,很蜇人的眼,好像是一个个失去灵魂的生命。夜半起来,街灯透过窗纱照进空旷的客厅,恍然便能听到并不存在的绿色的叹息。与此同时,时常觉得身体的慵倦,皮肤的粗糙,心绪的迷乱,像那些树一样心力交瘁,却不知何故。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位乡里朋友,她一语道破天机:你们这些地方,空气里什么毒的都有,连人浑身上下都冒着毒气,你们不知道,树知道啊!

○15树知道,树不能说,不能挪,树只好死了。可人并不比它们幸运,也许还更可怜,明知生存面对的种种威胁何止空气里的毒素,却仍怀着侥幸的心理,给自己制造各种不能挪动的理由:想逃,逃往何处?若真有干净的去处,又如何割舍责任和爱的牵绊?

只好躺在异乡的静夜里,细细怀想娘家的花园。心魂在梦里跋山涉水,奔向那个树喜欢、我也喜欢的地方。

16.第①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你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3分)

17.第③自然段画线句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怀?(2分)

18.第④自然段所写的娘家院子有何特点?在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19.请结合文中杭州家里植物变化的过程,说说第⑥自然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5分)

(五)拔掉那颗蛀牙(16分)

(1)她恨全家人。

(2)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3)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4)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