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励志正能量>以孔乙己中举为题目写篇作文

以孔乙己中举为题目写篇作文

详细内容

第一篇:《孔乙己中举作文》

一、孔乙己中举

孔乙己很久没来了——可能已经死了。

可是,人生总有意外——那是一个下着雪的上午,乡试的榜单贴了出来。大家都去围观,小店就留下我一个人——唉,自从孔乙己死了之后,我的日子一直就这样平淡无聊。突然,我听到店外敲锣打鼓的声音,我立即振作了起来。店外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已可以分明的听到外面的声音。“新科贡士孔县老爷到——”只见掌柜的匆匆忙忙的从远处奔了回来,扑腾一下跪到那孔大老爷面前,“小的,恭迎来迟,请孔老爷治罪”他面色慌张,神魂未定。那老爷也是个爽快人,二话不说就赏了掌柜四十打板,接着就是“卧薪尝胆”“者乎”之类的话,这倒跟孔乙己蛮像的。四十大板之后,我连忙上去扶起还剩下半条命的掌柜。掌柜这时仍口作坚强,道:“小的谢老爷宏恩,这儿有一百两银子,望老爷笑纳”说罢,便示意我去取银子。我去取了一百两银子,回来时,掌柜竟铁青着脸,仿佛受了惊吓。我将银子递给了掌柜,再看看那位老爷,孔老——孔——乙己!那人竟是孔乙己!“当着本老爷及众乡邻的面公开行贿,你该当何罪!来人拿下”说罢,他将那一百两银子偷偷的叫人收下,归了公。

掌柜走了后,我便成了新掌柜,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想象孔乙己是怎样当上老爷的。

过了几天,我听几个来喝酒的人说,那孔乙己现在报旧仇—一几个得罪过孔乙己的短衣帮听说孔乙己当了县老爷,还捉了掌柜,他们既没有钱又没有别的礼物送,便想了一个笨办法,他们叫了一帮人到县衙去为孔乙己歌功颂德,结果他们都被请进了县衙,不过再也没有出来。据说是被孔乙己杀了,半夜拖到镇郊的乱坟岗埋了。

什么事情,太顺了往往就会失蹄,正应了那“物极必反”的道理。

那时一个阳光明媚却又下着雨的怪天气。一张告示贴在了城头,上面说新任县老爷孔乙己因私受贿赂,已被判斩立决。我和几个酒客风风火火的赶到了菜市口,那孔老爷的人头早已落地,但围观乡邻仍将臭鸡蛋,西红柿赠与了他。听一位围观的乡邻说,那孔乙己是中了贡士兴奋过了头,竟忘了给巡抚塞点银子,所以落了个人头落地——听说,掌柜马上要放出来了,叫我带点银子去方便一下新县老爷。

掌柜回来了,我也回到了原来的岗位,生活照旧。

第二篇:《孔乙己中举作文》

一、孔乙己中举

孔乙己很久没来了——可能已经死了。

可是,人生总有意外——那是一个下着雪的上午,乡试的榜单贴了出来。大家都去围观,小店就留下我一个人——唉,自从孔乙己死了之后,我的日子一直就这样平淡无聊。突然,我听到店外敲锣打鼓的声音,我立即振作了起来。店外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已可以分明的听到外面的声音。“新科贡士孔县老爷到——”只见掌柜的匆匆忙忙的从远处奔了回来,扑腾一下跪到那孔大老爷面前,“小的,恭迎来迟,请孔老爷治罪”他面色慌张,神魂未定。那老爷也是个爽快人,二话不说就赏了掌柜四十打板,接着就是“卧薪尝胆”“者乎”之类的话,这倒跟孔乙己蛮像的。四十大板之后,我连忙上去扶起还剩下半条命的掌柜。掌柜这时仍口作坚强,道:“小的谢老爷宏恩,这儿有一百两银子,望老爷笑纳”说罢,便示意我去取银子。我去取了一百两银子,回来时,掌柜竟铁青着脸,仿佛受了惊吓。我将银子递给了掌柜,再看看那位老爷,孔老——孔——乙己!那人竟是孔乙己!“当着本老爷及众乡邻的面公开行贿,你该当何罪!来人拿下”说罢,他将那一百两银子偷偷的叫人收下,归了公。

掌柜走了后,我便成了新掌柜,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想象孔乙己是怎样当上老爷的。

过了几天,我听几个来喝酒的人说,那孔乙己现在报旧仇—一几个得罪过孔乙己的短衣帮听说孔乙己当了县老爷,还捉了掌柜,他们既没有钱又没有别的礼物送,便想了一个笨办法,他们叫了一帮人到县衙去为孔乙己歌功颂德,结果他们都被请进了县衙,不过再也没有出来。据说是被孔乙己杀了,半夜拖到镇郊的乱坟岗埋了。

什么事情,太顺了往往就会失蹄,正应了那“物极必反”的道理。

那时一个阳光明媚却又下着雨的怪天气。一张告示贴在了城头,上面说新任县老爷孔乙己因私受贿赂,已被判斩立决。我和几个酒客风风火火的赶到了菜市口,那孔老爷的人头早已落地,但围观乡邻仍将臭鸡蛋,西红柿赠与了他。听一位围观的乡邻说,那孔乙己是中了贡士兴奋过了头,竟忘了给巡抚塞点银子,所以落了个人头落地——听说,掌柜马上要放出来了,叫我带点银子去方便一下新县老爷。

掌柜回来了,我也回到了原来的岗位,生活照旧。

二、孔乙己中举

时间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转眼间两年过去了。一个晴朗的夏日,咸亨酒店来了一位粗黑眉毛、目光和蔼、长着长长胡须、穿着一件真丝长衫的高个子男人。他一进门就对我漫不经心地说:“来五瓶好酒,一盘红烧鱼,一碗炖牛排,一碗红烧牛肉,一只烤鸡......”我一一记下,抬头看看客官,此人怎么有几分像长年不来的孔乙己呢?

下单后,我疑惑地远远打量他。只见他坐在凳子上,轻摇羽扇,哼着小曲从腰间慢条斯理地抽出一部TCL手机,开始拨打电话:“喂,请问您是×××吗?,请你来咸亨酒店与我喝几杯酒如何?”一下子打了三个电话。过了五分钟,三个财大气粗的汉子快步赶来,他们与那人拱手作揖坐在了一起。

不一会儿,酒肉上来了,他们边吃边说起话来,说话的声音很大,似乎想让所有人听见。

只听其中的一人说:“孔大人,您能考上状元,真是可喜可贺,令人敬佩,小弟我希望咱们交个朋友,一起升官发财,不知您意下如何?”那人听了微微一笑,并没说什么,只轻轻点了点头。

“莫非孔大人就是孔乙己?不可能!”我暗暗大吃一惊,忙回转身偷偷细看:果然是孔乙己!难道一个讨饭的人也考上了状元?真令人难以置信。这孔乙己怎么能这么快就变了个样子?难怪两年多没来这里

了。哎呀!看来我也该回家温习温习功课,来年也该试一试考状元了......我心里暗暗想,恨不得现在就去做考试准备。

我不敢抬头去看孔乙己,只好低着头给他们端菜送酒……

三、孔乙己中举

话说这年二月,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各地的考生齐往鲁镇赶来。一年一度的恩科就要开始了。这乱世,谁不想过得好些?这进了考场,吃喝拉撒睡都得在里面,好多考生都禁不起这苦,熏晕了,被我们衙役抬了下去。可这读书是“十年寒窗”岂有不苦之理?

我们在这一个个栅栏之间巡视,这栅栏就是考生的“作息室”,再苦再累只当自己是二皮脸。咦?这考生怎地如此寒酸?一身破棉袄,带的也只是难以下咽的干粮,饿得脸都成了清白色,呦,这穷的不轻啊!想着想着,这考生怎么倒下了,我赶忙扶他起来,他上唇批着倒刺,显然是好久都没喝水了,他喘一口气,憋出一句:“给口酒喝吧。”完后,一头倒在桌子上,晕过去了。我想:这人怎么这么奇怪?我不认看他这么艰难。一路小跑到咸亨酒店打了壶酒,灌到他嘴里。他好似有了知觉,强撑一下身子,又开始写了,好似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哎,大人们都饮酒作乐,只有穷人受苦啊。

考试期间,这个考生又晕过去几次,但每次打酒给他喝,他就会醒来,撑着继续写。坚强得让我拜服。我一看这势头,他不中榜,谁中榜?好好巴结下。每天小酒饮着,小菜就着。我也并不富裕,但脸色稍微好些了。他也看出我的真诚,跟我说了句:“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以后有我孔乙己一口,你就饿不着。”

我一看,当即说了一声:“兄弟,你快些写吧,只有俩柱香的时间了。”他坚定的眼神射了出来,点了点头,奋笔疾书起来。

终于到了揭榜的那天,我知晓孔乙己中了乡试第二名,成了秀才了。我心中也暗暗为他高兴。后来我才知道孔乙己是他的绰号,我问老乡,他为啥不用本名?他就是要给笑话他的人一个教训。有一天,我瞥见他在镇上最大的宅子外踱步,一身长衫,但有些跛,像是断过。

直到死,孔乙己一直是我们镇上的善人,别人都叫他“孔大善人”。

第三篇:《初三下册第二单元作文:续写《孔乙己》》

初三下册第二单元作文:续写《孔乙己》

孔乙己被打断腿后,他离开酒店,,一拐一拐地匍匐前进。这时,不远处一片锣鼓声,还伴随着一阵阵的贺喜声和鞭炮声。“是新官上人啊!”孔乙己回过头,原来是丁举人的管家在说话,他问,这个新官是谁?丁举人的管家瞥了他一眼,说:孔乙己,你以为是谁啊!你有资格问我吗?被我家老爷打断了腿,现在想和新县官攀关系吗?你有什么本钱啊?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孔乙己不语。孔乙己转过头看着县官,他觉得这个县官甚是眼熟,只是想不起在那里见过。这时县官看见了他,立即下车走到他身边,高兴的对他说孔先生还记得我吗?”孔乙己一脸疑惑地望着他,他又说:“一年前,我上京考试,被山贼抢劫,路过这里,孔老先生省下喝酒的钱,送给我当作盘缠,助我上京。我考试高中状元,一个月前被调到这里当官。”孔乙己渐渐回忆起来,点了点头。县官拉他上了一顶新轿子,并公开拜他为老师。孔乙己的事不知什么时候在鲁镇传开了,第二天,丁举人就带了几百两银子和一份房契来拜访孔乙己。孔乙己再三推辞,丁举人却硬塞给他。又因自己打断了孔乙己的腿,不住地给孔乙己赔罪。留了半日,笑眯眯地走了。有了钱,他先去医院把它的腿治好,过了不久,他出院了。丁举人听说他的腿痊愈了,特意去接他,当孔乙己出来时,丁举人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了。丁举人说:孔先生,请上轿,走到半路,对丁举人说:我要去咸亨酒店,我还欠那里的掌柜十九个钱呢,我到那吃顿饭顺便把钱还清。到了咸亨酒店,他穿着整齐华丽的长衫,要了几碗酒和一碗荤菜。过了好一会儿,他叫来掌柜,问:“一共多少钱?”掌柜恭恭敬敬地说:“五十个钱。”孔乙己

说:“上次一共还欠十九个钱吧,这次一次清了吧。多余的就不用找了。”说完,一个仆人手一扬,扔出了一百多个钱,搀扶着孔乙己走出了大门。掌柜跟在后面,笑眯眯地送走了孔乙己,笑嘻嘻地回到房里数钱去了。

不久,孔乙己考上了秀才,紧接着就考上了举人。不久。他也成为了一个县官,众人对他刮目相看。不过,它比别的县官好得多,一次,一个人来他家,发现他家有许多书,想偷一本,正巧被孔乙己的管家看到了,于是将这个人带到孔乙己面前,孔乙己看了一眼这个人,发现这个人也穿着破旧不堪的长衫,脸上也有伤痕。他想起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他的生活一定跟我过去一样,我不能像丁举人把我的腿打断那样打断他的腿,于是,就慈祥的对他说,您想看哪本就拿去看吧,

不过,我要告诉您:做事不要小偷小摸,要先想结果再去行动,否则不会有好下场的,这个人一脸疑惑,于是,孔乙己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了一遍,这个人才明白。自此,这个地方变成一个安定和谐的城市。

第四篇:《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自得其乐

审题:

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字词层面的含义)

类似的成语有:

知足常乐、心满意足、无忧无虑、自我陶醉、怡然自得、悠闲自得、逍遥自在、悠哉游哉等。严格地说,写成其中一种都是偏题。关健就在“得”字。

“得”:得到、获得,“从中获得”。从什么“中”?应当是自己的工作、爱好、追求的理想或者是正做的某件事,如爬山、卖艺、高三艰苦的学习生活、帮助别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总之,十分热爱这项工作—“好”,才会其乐无穷;自我设定目标,达到就快乐;自得其乐的人一定有目标、有追求、有爱好、有情趣,而且能从中获得乐趣。由好到痴,乐的升华,一种超越常人的自得之乐。慈善成瘾、卖艺成癖、从善如流、让自得其乐成为了一种习惯。(生活层面的含义)

当然,自得其乐的更高境界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改其志,并能从中找到别人难以理解的乐趣。“得乐”表明本无乐,只因你心好之才能乐之。孔子在赞扬颜回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五柳先生传》中“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典故,虽然生活清苦,常常没有吃的,但是陶渊明仍然以一种淡定闲适的心来对待。(哲学层面的含义)

这时,自得其乐就是一种心境,一种淡泊与坚守的境界。(美学层面的含义)总之,“自得其乐”就是在别人认为没有快乐、发现不了快乐的地方得到了乐趣。进而“好”,进而“痴”,即使困窘贫穷也不改其志。

审题有困难时可引入相反的概念——自讨苦吃

字面义:自寻烦恼,自找困难。{以孔乙己中举为题目写篇作文}.

相关成语:自作自受、忧天悯人、杞人忧天

人生状态:不满现状、自加目标压力、人生没有乐趣、生活没有情趣、吃不该自己吃的苦。

本可不吃苦,为了爱好、理想、前途、责任„„

两者如何统一?乐学、苦学?对比之下发现:自得其乐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精神状态。

范文:

外公是个爱唱歌已爱到骨子里去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乐趣中。

每天天不亮,外公就起床了,给我热好早饭,他便站在阳台上“咪咪咪,啊啊啊”地吊嗓子。我实在受不了这“清早的问候”,悄悄跟外婆发牢骚,外婆当即打断正在唱《霸王别姬》的外公,对他进行深刻的教育,谁知外公眉毛一挑:“你懂什么叫歌唱的乐趣吗?”随即又像是很惋惜的样子,做作地晃了晃脑袋:“罢了罢了,你们哪能领悟高雅的乐曲,也只有我才能从中得到乐趣了!啧啧„„”外婆顿时无语,只得愤愤地说:“这个死老头子,什么自得其乐?我看是走火入魔没的救了!”

不过别说,外公唱歌还似乎真有那么两下子。黄梅戏、通俗歌曲、流行歌曲,外公都能唱上几段儿,虽然会把《天仙配》唱出周杰伦的味道。前不久放学回家,父母还未下班,外婆看别人打麻将去了,外公一人躲在卫生间里唱得起劲儿,连我回来了也不知道。我猫在卫生间门口,看见外公正对着镜子挤眉弄眼,还唱着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外公想学李玉刚双目含情,结果愣是挤成了斗鸡眼,兰花指也变成了胡萝卜一样:“爱恨就在一瞬间„„梦回大唐爱!陛下,再饮一杯吧!”还未唱完,外公自己就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身子,边笑边拍大腿:“李玉刚也太逗了!”外公笑得那叫个花枝乱颤啊,还说李玉刚逗呢,明明是他自己把自己逗乐的。我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忽然想到不能被外公发现,只好捂着嘴溜回房间,把头埋在被子里笑得差点喘不过气来。原以为外公会消停会儿,谁知不多会儿,他又唱了起来,唱一会儿乐一会儿,跟个孩子似的。

去年腊月,外公集结了一群老年人练唱歌,说是要在社区的新春歌会上一鸣惊人。于是,他三天两头往外跑,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好不容易盼来了歌会,谁知好几位成员打了退堂鼓,说是自己唱得不好,怕丢人。这倒好,剩下的几位也不想唱了。外公急了,拉着伴奏的大爷说:“他们不唱我们唱!”也不管那位大爷同不同意,就这么上了台。我坐在台

下,看见外公紧紧地攥着话筒,就这么唱了起来。虽然有些字咬得不准,虽然有些词走了调,但外公还是面带微笑,用心地唱着,好像这首歌只有他才懂得其中的韵味,他就这么沉浸在悠扬的乐曲中。台下有人发出“切”的声音,还有人干脆聊起了天,我看看四周,又看看台上唱歌的外公。他仍旧忘我地唱着,嘴边还是那一抹淡淡的微笑。我知道,他的心,此刻正沉醉于歌唱的快乐中。(对比中表现人物)

我这才明白,外公的快乐来自他对唱歌的热爱,也只有这一份爱,才能让外公沉浸在自己的乐趣中,执着而勇敢。{以孔乙己中举为题目写篇作文}.

中考记叙文构思的基本套路(《中考作文技法》)

{以孔乙己中举为题目写篇作文}.

中考记叙文主要以记事为主,也有不少写人的文章。一般来讲,记事的文章,要着力对事件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思想意义中找出最重要、最动人的“闪光点”;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努力从刻画人物形象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美”。为了中考记叙文的成功,必须高度注意构思的技能与技巧。下面介绍五种常用的、基本的套路,可以灵活地借鉴、运用。

(一)巧用穿插

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

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作用:1.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表现人物形象;3.深化文章主题;4.变化文章结构;5.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

从中考作文来看,在作文中巧用穿插,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作用。第一、优化文面结构,第二、表现构思水平。而这两项对于提高中考作文得分是十分有好处的。

先看看如何进行穿插、穿插什么内容:

1.穿插描写

如《一面》在文中三次穿插了对鲁迅的肖像的描写。又如《孔乙己》中有十几处写到众人的“笑”。作者处处突出旁人的嘲弄、哄笑,在每一层描叙之后,都以“哄笑”、“笑声”一类语句作结,以至形成一种节奏,使“笑声”在小说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力量。

2.穿插议论或抒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感受,揭示中心;然后每叙述一个故事,就用抒情之笔,穿插一段文字;结尾安排了大段文字,进行抒情和议论,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激发人们的情感。

3.穿插主题句

如《白杨礼赞》在文中反复穿插“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样的句子,不断地点示着文章的主题。其实这种主题句也是“结构句”,不仅极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且也有机地组织起文章的结构。

在以上内容的“穿插”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手法就是“反复穿插”。可以说,没有“反复”就无所谓“穿插”。正是由于有了“反复”,才能在“穿插”中形成文意的递进,才能形成前后内容的呼应,才能形成一唱三叹的感情波澜,才能清晰地显现出文章的思路。再看看具体的例子:

樟树赞

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木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地,繁繁密密,荫凉特大。

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屈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它们也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其奥秘也可能是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在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是世界上任何科学制成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了。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

这是作家茹志鹃写的一篇的散文。作者以物喻人,通过对樟树高贵品质的描写和赞颂,艺术地表现了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作者布局谋篇的主要特点就是反复穿插了如下“结构句”: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