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其它祝福>二十二画生

二十二画生

详细内容

篇一:《毛泽东一生与数字二十八的神秘情缘》

毛泽东一生与数字二十八的神秘情缘

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历史上的一九七六年八月十六日[公历九月九日],天上的满月已开始渐渐西沉,心中的红日却再未能冉冉东升。毛泽东是人不是神,它不可能像人们欢呼的那样活到“万岁万万岁”,更不可能像人们祝福的那样“万寿无疆”,但他活到了孟子之寿八十四岁(我国常以虚岁记寿),也算是高寿了,一颗让世界震撼的烈焰之星结束了他在人间辛劳使命,也宣布一个让世界列强畏惧的伟大时代结束。翻开尘封封的历史,是毛泽东让国家经济从无到有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看到人们纯朴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社会风气,“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人民最和谐的生活景象。看看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有那个朝代能做到这一点。

无论别人什么居心侮辱,诋毁毛泽东,也无法抹杀毛泽东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功绩,也无法掩盖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伟人,也抹不掉中外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无独有偶的是毛泽东身上和身边的一些事,其中许多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与“二十八”这个数字紧紧连在一起。首先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虚岁毛泽东八十四岁的一生是由三个二十八年组成的。毛泽东生命历程中的要事和研究毛泽东的专家学者的成果按序记录于下,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和对一位伟人永远的纪念。

第一个二十八年(1893年——1921年):从出生韶山冲到建立共产党

(1)“二十八画生”——从1915年到1918年毛泽东曾多次使用的一个笔名,因繁体字“毛澤東”共二十八画而取之。

(2)1920年1月二十八日毛泽东率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全体代表和部分北京学生在北洋政府所在地新华门和总理靳云鹏的私宅请愿示威,并作为与政府谈判代表之一揭露张的罪行。后来“驱张”运动最终取胜。

(3)二十八岁的毛泽东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二十八岁的毛泽东作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之一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附注:共产党的“共”字是由“廿”和“八”组成,即“二十八”。

(4)二十八岁——中共“一大”参加者的平均年龄:李达31岁、李汉俊31岁、张国焘24岁、刘仁静19岁、毛泽东28岁、何叔衡45岁、董必武36岁、陈潭秋25岁、王尽美23岁、邓恩铭20岁、陈公博29岁、周佛海24岁、包惠僧27岁。

第二个二十八年(1921年——1949年):从建立共产党到建立新中国

(5)秋收起义开始的二十八天后,即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率起义队伍到达宁冈县的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6)1927年11月二十八日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任主席。

(7)1928年4月二十八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声威大振,朱毛红军威名远扬。

(8)二十八团——红四军战斗力最强的团,以南昌起义部队为主组成,团长初由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兼任,王牺牲后由其第一营营长林彪继任。

(9)1929年12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古田村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做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报告(即古田会议决议)并重新当选前委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共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民军队建军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10)1931年9月二十八日在瑞金县委书记邓小平的恳请下,毛泽东、红军总部和苏区中央局决定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改在瑞金召开,并将红色首都设在瑞金。

(11)“二十八个(一说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王明等对以他为首的留学苏联的中共“左派”党员的自称。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受到自诩为“二十八个(一说二十八个半)

布尔什维克”代表的王明等人的排挤打击,被撤消军事领导职务,使红军和根据地遭受巨大损失,被迫转移进行长征。

(12)毛泽东在1932年10月被撤消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二十八个月后的1935年3月已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的毛泽东被任命为“前敌司令部”政委,继而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红一方面军再度成为朱毛红军。

(13)1935年9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在甘肃南部通渭县榜罗镇召开政治局会议(一说27日政治局常委开会)正式决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毛泽东还在通渭召开的红军干部会议上亲自朗诵了自己作的《七律-长征》。

(14)二十八岁的贺子珍1937年10月离开延安到西安后转到兰州、新疆去苏联,从此再也没能回到毛泽东身边。

(15)1941年1月二十八日根据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布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以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的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建。

(16)在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有二十八位没有参加会议的人被选为中央委员会成员。

(17)1945年8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率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历时一个多月,签订了“双十协定”显示了毛泽东的大智大勇和中共的和平诚意,赢得了大后方的民心。

(18)1948年2月二十八日林彪曾致函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再把1930年1月毛泽东给他的信收入《毛泽东选集》时不要公开他的名字,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和引起“不益推测”。毛泽东接受了他的建议,将原文题目《毛泽东同志给林彪同志的信》改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删掉开头部分和批评林彪的词语。

(19)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主要经验,阐明了中国必须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奠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20)第二个二十八年的最后一年,1949年9月,56岁的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第三个二十八年(1949年——1977年)从建立新中国到安卧纪念堂

(21)“开国大典”鸣礼炮二十八响。为纪念中共建国前二十八年的奋斗历程,毛澤東提议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

(22)二十八岁的毛岸英1950年11月25日牺牲于抗美援朝前线。

(23)1954年9月二十八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毛澤東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4)1956年8月二十八日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25)庐山牯岭二十八号房——1959年夏贺子珍最后一次见毛泽东时曾住在那里。

(26)历时二十八天的“七千人大会”于1961年1月11日召开(至2月7日结束),会议期间毛澤東做了自我批评。该会对动员全党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纠正大跃进和反右倾错误,扭转国民经济困难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7)1969年4月二十八日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林彪成为唯一的副主席。{二十二画生}.

(28)1972年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次会见距他1944年会见美国军方和政府的代表——美军延安观察组相隔二十八年。

(29)1973年8月二十八日中共十大闭幕,在其后的十届一中全会上80岁的毛泽东仍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0)1976年1月二十八日毛泽东正式提议小他二十八岁的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这项被政治局通过的提议阻止了四人帮趁周恩来逝世和“批邓”之机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步伐,客观上为日后粉碎四人帮创造了有利条件。

(31)1976年7月二十八日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城市被毁,死伤无数,损失巨大,且波及京津。病危中的毛泽东闻知潸然泪下。《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抗震救灾的通报》成为他生前批发的最后一份文件。

(32)毛泽东逝世的第二十八天即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顺乎党心民意采取断然措施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审查,一举粉碎四人帮。

篇二:《浅谈二十八画生》

12财税2班江象君20121409204

浅谈二十八画生

作为一代开国伟人,对于毛爷爷,总感觉相距甚远,从遵义会议,万里长征到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您老走过的每一步,现在我们铭记于心,却始终无法触碰那段历史的容颜。

今日读《毛泽东传》,从那些点点滴滴中重新审视曾经的过往。毛泽东从小聪慧异于同龄者,但是从一位农民蜕变而为新时代具有领导才干的新青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他当时身在信息滞涩的韶山,还有着一位传统的父亲。这一路走来,少不了毛泽东对自己选择的坚持。那他的坚持究竟是什么呢?在这期间,毛泽东一直做的就是学习,学习是他懂得了各方面的学识,也是他慢慢看清所处社会的性质与状况,从一开始的盲目跟从于他人的想法,到有了自己的想法,难能可贵的是在他自己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一套正确方法。比如说一开始毛泽东也曾提出要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想法,这一看法在现在看来再正确再普通不过了,可是在那个时代却是民生政治的先行者,但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这个想法未免也有些幼稚。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稚嫩的想法促进毛泽东思想的不断成熟发展起来。没有人生来如此,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实践与思考不断建立起来的,我想这对我们年轻一代也有着警示意义。

在当时混乱的时期,毛泽东将眼光再次放远,当人们仅仅把革命的思想停留在知识阶级时,毛泽东却把思绪放在了工人阶级那里,有人说相比较而言,工人更欢迎毛泽东,可是正是因为这一想法为革命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石。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中共的队伍不断扩大,同时在领导权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国外情形下,莫斯科方面的不合国情的路线使得中共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此时的毛泽东不满党内的某些做法,坚持自己的决定,这一点为他正确认识现状提供了前提。毛泽东开始将自身更多地投入到农民运动中去,使得众多民众觉醒。毛泽东不需要像游吟诗人那样寻找听众,他的任务不再是发动民众,而是向外面的世界展示这一整幅农民运动的画卷。莫斯科乱弹琴的做法很快被证明是错误的。毛泽东的第一步探索,秋收起义失败,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这个阴暗的冬季是一个转择点。毛泽东开始扎根于井冈山。在他的坚持下,枪杆子中打出了自己的政权,之后一系列的动作,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终有一天他带着重重的湖南乡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之后这是一个任何中国人都不能回避的话题——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存在的一种意义是要实现百花齐放未能奏效的事情,只能有一种道德观念的存在。在实施的时候,红卫兵背离了这一方向。有人说毛泽东本身具有一些猴性,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周恩来,尤其是刘少

奇这些受过较为正统教育的人难以接受其一些政策性思维。毛难以忍受这些。鉴于文革给中国发展所带来的滞后的影响,很多研究人员反对文革的一切举动,在今天,我也不太清楚历史时刻的真实,但是,越在高位的人越不可以让自己的私欲,个人情感控制,因为哪怕是一点点常人所谓再正常不过的小失误也会酿成一场大错,那种范围和强度超越了人们所能承受的失误。文革对与错,先不予评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天的中国在现在所处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绝对承受不了文革再次的冲击。毛泽东将他的才华泼洒在民族独立自主的每一片疆土之上,和许多保守的史学家一样,我认为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毛泽东是我们伟大的将才主席。周恩来去世后,中国的政坛更加动荡不安,1976年毛泽东的病情进一步恶化,终与世长辞。

毛主席的身影渐行渐远,但是在华夏民族的历史扉页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篇三:《二十画》

二十画:

镡(金)触(金)铧(金)聍(金)镤(金)镨(金)襦(金)释(金)铴(金)霰(金)续(金)译(金)

藏(木)筹(木)藁(木)继(木)籍(木)舰(木)藉(木)警(木)竞(木)觉(木)遽(木)阚(木)喾(木)郐(木)馈(木)蓝(木)篮(木)栊(木)栌(木)檬(木)藐(木)篷(木)荠(木)骞(木)琼(木)薷(木)薹(木)献(木)严(木)邀(木)议(木)

缤(水)濒(水)瀚(水)怀(水)还(水)濑(水)沥(水)泷(水)露(水)泸(水)迈(水)颟(水)馒(水)鹛(水)蠛(水)魔(水)譬(水)潇(水)

宝(火)阐(火)郸(火)党(火)窦(火)矍(火)黧(火)醴(火)龄(火)骝(火)胧(火)拢(火)炉(火)掳(火)罗(火)糯(火)飘(火)赡(火)腾(火)曦(火)耀(火)

岿(土)壤(土)邺(土)

篇四:《二十八画生》

二十八画生

二十八画生是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过的笔名。毛泽东于1917年在第三卷第二期《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即署名“二十八画生”。“二十八画”即“毛泽东”这三个字的繁写体总共的笔画数,“生”是“青年学子”的意思。

原文如下: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敬启者二十八画生。

其他材料上写得清楚,毛泽东只是把他的广告贴到长沙街上的一面墙壁上,一家报纸认为它有刊登的价值,就把它采用了,毛泽东在他的原稿上加了标题:“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

毛泽东只得到“三个半回音”——一个回答来自罗章龙,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接着又转向了”;两个回答来自后来变成极端反动的青年;“半”个回答来自一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后来成为著名的共产党领导人,并与毛发生过冲突。毛回忆时,只是提及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说:“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发展起来。”——然而,这个表面上看来显得天真的征友启事使这些爱国青年开始了重要的活动。毛泽东组建了一个纯政治性的组织“新民学会”,它是湖南上空升起的第一颗红色信号弹。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天,毛泽东对爱弥〃萧(萧三,即萧子嶂)评论说,“一种人善于做具体事情,一种人善于做组织工作,前者要多于后者。但是,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毛泽东感到,一位组织家的天才,就在于能把各种人的长处融合起来,他不应当揭露挑剔别人的弱点,而应鼓励所有积极因素的联合。他的父亲没有做到这一点,而他将会成功。

1918年6月,毛泽东从第一师范毕业了。和他圈子里的人一样,他在社会上仍无立足之地,是个持不同政见者,思想{二十二画生}.

里充满了矛盾。他在毕业前夕给黎锦熙的信中这么说:“对于如何对待宇宙、人生、国家或是教育我全无想法,我觉得这些极为混乱,且混乱之因必生混乱之结果。”

1890年的改革者们也是持不同政见者,但是当时的社会有他们的思想的土壤。梁启超虽然在知识界被视为外人,但他的乖僻和好发宏论在当时则是同好者众。

对毛泽东这一代人来说,旧中国已不再是一统江山—甚至就要遍地烽烟了。在军阀时代,传统已失去了意义。同时,毛泽东又不能在西方化的中国人身上找到认同,如在檀香山受过西方教育的孙中山。现在,他既不是一条小鱼,也不能算是一只雄鹰。

毛泽东的生活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不再受他人幻想的鼓动,已经能自我控制。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业优异。杨昌济先生把毛泽东列为他在长沙教过的几千名学生中的第三位—毛泽东的朋友萧子升第一,毛泽东的另外一位朋友、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一颗流星的蔡和森居第二。第一师范的最后一年,同学们在人品、胆识、口才和文章等几方面把毛泽东作为学校的楷模(校长当然不会这样做)。一个学友称他为“奇才”,又一个称他为“智囊”,还有一些称之为“毛奇”。

毛泽东正在形成自己的思想,他看重中国的尊严,他信仰个人自由,他已抛弃了他以前心目中的英雄梁启超和康有为的改良主义。他感到,在风雷激荡的社会变迁中,需要有新的东西产生。

新民学会在蔡和森家里成立时(萧瑜任总干事),毛泽东说:“现在国民思想狭隘,安得国人有大哲学革命家、大伦理革命家,如俄之托尔斯泰(Tolstoy)其人,以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新思想。”但是,新思想能带来一个新的社会吗?

在这几年,毛泽东很少讲“革命”这个词,即使谈到它,也仅指扫除一切旧的东西。他毕竟才24岁,可塑性还是相当大的,以至于一位老师的影响—且不说杨昌济,就是袁大胡子—也能在他的心灵上留下烙印。

毛泽东的风格是不断完善自己,与任何放纵自满都格格不入。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把利刃,他将挑战、探索、鉴别、反抗。

篇五:《二十六画生启事》

二十六画生启事

二十六画生者,重庆大学一学子也,盖因思友心切,特出此之策,以寻一生之友。

致身在重庆的你:

你好!

我是重庆大学1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杨青峰。“二十六画”是我姓名的笔画数,这封信的灵感源于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大学时,所作的“二十八画生启事”,目的是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去年,一位在创业的老师告诉我:15年将是中国梦实现的关键一年。开始我还有些疑虑,不过,两会的召开消除了我的所有疑云。中国第三次造富时代来了。

马云说:变化才有机会,不要害怕变化,张开臂膀去拥抱她。79年,改革开放带起了第一批富裕者,那个时间,我们父母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90年代末,20世纪初,以互联网、房地产为代表的第二次造富机遇,已经悄然离去;现在,新的机缘来临,你的选择,将决定自己剩余的生命,决定三十年后,你的孩子的生活水平。

常思考大学的意义。人生漫漫,你想要怎样的人生?青春即逝,是否愿意在此刻为八十岁的自己留下一份,不会淡忘的回忆,不会后悔的经历?20岁,一个尴尬的年纪,迷茫,不知所措。心中也有一

些模模糊糊的梦,可那一束光也逐渐被现实的黑暗吞噬,无边的黑迹。

慢慢地了解了现实是个什么东西,知道了自己的反抗没有赢的机会,知道在某一天,自己也会被现实收编成所谓的“良民”、“正规军”,可心中总有一个声音:“没试过,我不甘心。”{二十二画生}.

心里,想的东西。{二十二画生}.

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东西,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团队,在团队中寻找一生的朋友,一起前行,共同努力。

我心中想的东西:

1)读书会:每周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举办一次指定好书的读书分享会。

在这里,我们相互监督,每周一书;在这里,我们锻炼组织演讲策划能力;在这里,我们话古今,语未来,聊人生,谈问题;在这里,我们思考现状,寻找机遇······

2)竞赛部,我们共同寻找社会上各种大型商业比赛信息,大家根据兴趣和爱好自由组队参加比赛,配备指导老师,集团队力量完成比赛。

通过这些比赛,一来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我们的友谊;二来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自身的能力;三来与其他地区大学生交流,发现我们自己的差距;四是交到更多的朋友,拓展我们的人脉关系;五是为工作准备,漂亮的简历。

3)兴趣部落(或者叫做技能培养),自由组队,相互监督学习一些有用且感兴趣的技能,用21天一起养成一些好习惯;每周规定一定量的任务,以英语部为例:比如一篇《新概念英语》课文背诵等。

在这里,我们组团学习自己想学的任何东西,相互监督,学习新工具,培养新技能,让自己克服懒惰,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4)校园活动举办:一个好的大学,与她的讲座举办数量和质量是成正比的,这一点,重庆地区大学很欠缺。

我认为,校园活动举办应该注重质而不是量,我们一起集思广益,发起组织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利用“六度分割原理”邀请一些名人、牛人来校做讲座,增长自己的见识,完善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人脉,提升自己所处的圈层,培养自己的能力。

5)重庆英雄会:团队成员各自给自己起一个武侠英雄的别称,我们来“成渝论剑”。

在这里,我们一起玩素拓,玩游戏,周日下午做bestday:撕名牌、狼人etc.在努力的同时,活在当下,充实心灵,感知幸福与快乐。(暑假骑行川藏线,求陪同~)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现在,我写了这封信给你,告诉你我内心的声音。我知道,你心中也有一些东西,是否可以,给我一个倾听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实现脑中想法的机会。在这里,我

们追求自由,不设等级,每名成员都是团队的主人。在这里,我们对自己负责任。

对于心中想要的,不试试,你甘心?{二十二画生}.

如果你有共鸣,我们一起,在这为数不多的青春岁月里,留下属于青春的“标志”,供四十年后的你我回忆。因为我不想在那个时候,对于20岁的自己只有一片模糊的记忆,我需要一个“地标”的指引。

或许,在你眼中,参与进来没有即时的收益,那么,我想问一句,在你心中,何为人生的意义?

或许,你是一个大忙人,有着自己的目标与人生轨迹,担心这件事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得不偿失。没关系,这个团体绝不会有任何强制、规定,你可以自由选择做哪些事。不过,选择了,就要为自己负责,要守信。

如果有缘,如果你愿意,我们做一生的朋友,不一定能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做些什么,但我们最起码可以相互扶持,一起前行。可以在老年的时候,有若干“老不死的东西”喝酒、下棋、吹牛皮。

亲爱的朋友,我等着你。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TEL:15223258367

QQ:1729210103

微信:feng1729210103

地址: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梅园五栋623宿舍

杨青峰2015/3/11

篇六:《二十一画》

二十一画:

鐾(金)骖(金)铎(金)铁(金)蛩(金)随(金)镌(金)

顾(木)鹘(木)颢(木)鹣(木)茧(木)藜(木)艺(木)莺(木)藤(木)

霸(水)飙(水)藩(水)瀵(水)鹤(水)澜(水)邈(水)

斓(火)览(火)俪(火)珑(火){二十二画生}.

蠡(土)砻(土)碌(土)巍(土)撄(土)誉(土)跃(土)

篇七:《第二十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二十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北宋時候,有位畫家叫張擇端。他畫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清明上河圖》。這幅畫長528釐米,高24.8釐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這幅畫已經有八百多年歷史了,現在還完整地保存在故宮博物院裡。

張擇端畫這幅畫的時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著長鬍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擺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閒地在街上溜達。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麼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最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一個人騎著馬,正往橋下走。因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對面來的一乘轎子。就在這個緊急時刻,那個騎馬人一下子拽住了馬籠頭,這才沒碰上那乘轎子。不過,這麼一來,倒把馬右邊的兩頭小毛驢嚇得又踢又跳。站在橋欄杆邊欣賞風景的人,被小毛驢驚擾了,連忙回過頭來趕小毛驢……你看,張擇端畫的畫,是多麼傳神啊!

《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1的3

一.我能讀(注意讀准帶點字的讀音!)

撐船小攤攤販官吏形態各異

悠閒溜達保存拽住一乘轎子

二.抄抄背背

欣賞風景來來往往清清楚楚

名揚中外形態各異古都風貌

三.組組讀讀

(1)一幅這作品名揚中外

(2)上課他很仔細寫得聽得作業

很認真2的3

四.想想填填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上的人物有五百多個:有()農民,有()的船工,有()的生意人,有()的道士,有()的醫生,有()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結合今天所學的內容,對照書上的畫面,向家長介紹一下這幅名畫吧!

五.小學語文能力挑戰

省略號的作用有:A引文或引述的話裡有所省略;B重複詞語的省略;C列舉同類事物和序數詞語的省略;D表示靜默或思考;E表示說話斷斷續續;F表示語言的中斷;G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下面這些句子裡的省略號表示什麼意思呢?請選擇

1、這幅名揚中外的畫作,讓我想了很多……()

2、媽媽說:“這就是你的好朋友吧…”()

3、春天到了,花壇裡熱鬧起來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鮮花裝點著欣欣向榮的季節。()

3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