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心得体会范文>.,党员个人要达到“四有”,即有学习计划、有读书笔记、有心得体会

.,党员个人要达到“四有”,即有学习计划、有读书笔记、有心得体会

详细内容

篇一:《学习四有立身奋发有为心得体会》

学习四有立身奋发有为

———XXXX

近期,乡上组织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深入学习了干部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精神,我很受启发。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一些体会。

一、心中有党,才不会迷失方向。

我们党来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是全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先进代表。作为党员干部,首先就要弄清楚自己是谁的人。当自己举起右手向党进行宣誓时,就已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和人民。自己就已不再是一个纯洁的普通人,而是肩负起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任务。离开了党、离开了人民,党员干部将不能再被称为“党员干部”,由于他已不再属于党和人民。所以,作为党员干部来讲,必须加强党性修养,时刻心中有党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心中有民,才能找准“官为民仆”的正确定位。

反观部份党员干部,以“父母官”自居,自以为“高民一等”,在为官理念上早已谬之千里。只有时刻把人民装在心中,摆正定位、放低身段、放下“官架子”,才能回回到官员“人民公仆”的根本属性上来。

利益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价值原点。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事求是、积极进取,不弄违反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寻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把群众兴奋不兴奋、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全力以赴为群众排难解纷。

三、心中有责,才能主动作为。

责任意识是前进的动力,只有党员干部牢记心中的责任,挑起肩头的担子,重视服务群众、并付诸行动,才能有效避免“平安稳稳占位子,忙繁忙碌装模样,吃吃喝喝混日子”的不作为现象。

我们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慎初”,不管在甚么环境、何种条件下都能够守得住物资上的清贫,抗得住酒色利禄的熏陶,顶得住庸俗关系的腐蚀,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任什么时候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制度这条“红线”,不碰纪律这条“警戒线”,不触法律这条“高压线”。时时处处以党性束缚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做一位组织上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人民公仆。

四、心中有戒,才能严守权利边界。

部份干部乱作为、胡作为、以权谋私、贪污***等现象从根本上说既是侥幸心理的作怪,更是对权利边界的漠视。要做到“心中有戒”,党员干部需明确自己的职权范围,在行使权利时“常怀畏惧”,严守权利边界。

“四有”是党员干部的执政之基。我们党是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政党。这不但是党章规定的,更是我们党存在的灵魂所在。我们党的各级党员干部中尽大部份都出身于工人和农民,是人民群众选举出来的代言人。所以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核心进行的,一旦忘记了这一点,脱离了我们的人民群众,轻则会被人民群众所唾弃,重则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心中有民不但是国之根本,更是党发展壮大的气力源泉。

“四有”是党员干部的重心所在。党员干部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而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全”字上。全心全意,就是要聚精会神、不能分心,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要知道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

心中有责才能兢兢业业,民中有责才能晓轻重知得失。牢记宗旨、不负重托才是党员干部的重心所在、职责所在。忘记了这一份责任,就不能够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干部,更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

“四有”是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党员干部手中握有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利,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是考验每一个党员干部是不是有底线的最好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心中有戒尺,时刻进步和保持警惕性,阔别权利熏陶和以权谋私,才能保证自己清正廉洁,才能阔别糖衣炮弹的腐蚀。心中有戒是对党员干部的根本性要求。丢掉了这一点的党员干部终将逃不了被惩罚的下场。

“四有标准”说起轻易,但做起来难。难就难在能否做到始终如一,一生的坚守。对某些党员干部来讲,也许在某个时段能够做到,但一旦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略不留意就放松了警惕,结果就突破了制度防线,把干部标准忘记得一干二净。从这个意义而言,“四有”标准实在为党员干部再次规定了思想基准线,党员干部就是要自始至终依照“四有”标准往为官施政,为民执政,依法行政。要把“四有”标准时刻放在心上,部署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干部本身素质的好坏,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能否扎实推动、获得实效。

篇二:《四有干部学习心得体会》

四有干部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要提高自身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具体做到"四个有",即有思想、有精神、有担当、有境界。

有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的种种行为都是思想的具体反映。一个有思想的基层干部才是不会迷失方向的干部。

怎样才能做到有思想呢?思想从学习中来。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大兴学习之风。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思想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当前各种新知识、新思潮层出不穷,如果不加强学习,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不用说带领群众建成小康社会。年轻干部精力正旺,更要远离牌桌,多上书桌,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

思想从思考中来。思考是学习和实践的提炼和升华。思考的过程是思想加工的过程,是辨别是非、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会思考的人也是会工作的人,是少犯或者不犯错误的人。思考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斗争的过程,思考以后产生的想法才是自己的东西。

思想从实践中来。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最好的老师。思想首先是一个个具体的想法,在一次次具体的实践检验中,经过多次的碰撞,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好的做法才能上升为思想。作为年轻干部,特别要重视实践工作,把到艰苦、矛盾集中地方工作作为人生最大的财富,看作是组织最大的培养。

有精神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年轻干部代表着一种朝气,一种向上的力量,更需要有那么一股精气神。

有信念才有精神。信念是一个人的底色,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人没有信念犹如树没有茂根,不能抵抗狂风暴雨的袭击,遇到挫折、考验的时候,精神不振、改旗易帜。反之,有信念的人,遇到暂时的困难和险阻,会积极想办法去克服,即使一时难以解决,处于低潮,也会矢志不移,等待时机,慢慢积蓄力量,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精神,东山再起,获取最后的胜利。

有目标才有精神。在我们的身边,有的人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工作推推动动;有的人立说立行、风风火火,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前一种人少了一样东西: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积极向上的目标。一个有目标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精神的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然后付出艰苦的努力,一步一步去实现目标。一定程度上,目标的高低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有干劲才有精神。十分指标,要有二十分的干劲去落实。美好的目标不会自己变成现实,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实干兴邦,作为年轻干部,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在艰苦的地方成长,在实干中成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冲天干劲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以能干事、干成事为人生追求,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有担当

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在他们身上都有两个闪光的大字:担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的担当;"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昭君的担当;"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的担当。历史会永远记住他们的担当精神。

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担负了发展、民生、和谐的重任,更需要以担当为骨架,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评价一个领导干部,除了自身要硬,很重要的要看他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这里面离不开担当,一个"怕"字当头、混日子的领导就不配在领导岗位上。领导干部要积极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切实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持久担当。

担当是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在担当中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一次担当的经历胜过百次思想的交锋。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豪气,面对急事、难事要喊响"让我上、向我看齐".事在人为,在困难面前与其畏惧退缩不如迎难而上积极攻克,事总要有人去解决,把解决困难的过程看做是提高自己担当能力的最好机会,经过这样的考验,人生又会进入一番新的天地。

有境界

境界是一种人生修养,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得失、俯仰天地的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不能汲汲于眼前利益,要追求一点崇高的东西。

要有强大的内心。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不一样,世界观、价值观各异,但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的人应该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这就需要我们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些宠辱不惊。学会底线思维,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从容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培养健康的人生情趣,正人先正己,打好廉政基础,健康、安全工作、生活一辈子。

要有先人后己、不怕吃亏的胸怀。有一首《吃亏歌》是这样唱的:"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才能有所作为;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能有人跟随。"这首歌唱出我们共产党员的心声,因为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在帮助

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和同事相处过程中,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搞好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团结。

要有向前看的眼光。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不会有一刻停留。一个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我们没有时间纠缠于过往而不能自拔,把精力浪费在"算旧账""悔恨往事"上。

要有正确的历史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顺应时代的潮流,成就个人的业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和作风建设新常态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会中习总书记说到: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其实,“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句话不仅仅是针对县委书记这一级的领导干部,也是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都应该做到这“四有”。怎样才能让党员干部做到“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组工干部如何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如何时时处处做到“心中四有”?我想关键是如何理解“四有干部”内涵的问题,只有正确理解了“四有干部”精神内涵,才能时时刻刻做到“心中四有”。

心中有党,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不忘党的宗旨,背负起党赋予的使命,做党员该做的事,说党员该说的话,承担起党员该承担的责任,才能在思想上与党保持一致,才能始终保持着心中有党。对党的忠诚源于信仰的坚定。围绕坚守信仰、坚定信念、坚强党性,组工干部应全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指导组织工作实践,切实解决政治信仰不够执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问题。同时,注意通过日常工作加强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在组织工作具体实践中提升政治觉悟、把握政治方向,对自身偏离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思想和行为及时进行反省,防止理想信念滑坡,保持共产党人本色。

心中有民,全力服务群众。就是要加强我们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把人民群众的问题放在首位。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能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我们当亲人。只有把解决好群众的问题放在首位,群众才能放心的把权力赋予我们。对于组工干部来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把工作岗位作为服务群众的阵地,自觉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研究组织工作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大力配备最能为群众谋利的班子,选拔最能为群众服务的干部,建设最能为群众服务的基层组织,发展最愿意为群众付出的党员,尤其是在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工作中,精心谋划,用心组织,努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心中有责,自觉担当重任。就是要有担当,有责任,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之时豁得出来。在其位,谋其事,才能更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使命意味责任,责任倒逼担当。组工干部要切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和职能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敢于直面矛盾,自觉攻坚克难,牢牢把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规律,把握干部和人才成长规律,在促进发展、维护和谐中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要立足于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坚持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把握好职务分寸,严守干部工作政策“红线”,坚决抵制各种干扰,多角度、多层面考察干部,力求把干部识透、认准,为干部选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树立正确的选任导向,确保选人用人公信度。

心中有戒,恪守为政底线。就是要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工作作风建设,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要自觉把讲原则、守规矩、重程序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工作决策与实践中,全面坚持并深入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努力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持用党纪国法、组织工作规章制度指导工作,不论是干部培养选拔、人才引进使用,还是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始终做到按政策办事、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要带头执行相关制度规定,自觉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组织工作有关纪律要求,切实做到不超越标准、不突破尺度,并主动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

篇三:《四有干部学习心得体会》

四有干部学习心得体会

四有干部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要提高自身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具体做到'四个有',即有思想、有精神、有担当、有境界。

有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的种种行为都是思想的具体反映。一个有思想的基层干部才是不会迷失方向的干部。

怎样才能做到有思想呢?思想从学习中来。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大兴学习之风。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思想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当前各种新知识、新思潮层出不穷,如果不加强学习,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不用说带领群众建成小康社会。年轻干部精力正旺,更要远离牌桌,多上书桌,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

思想从思考中来。思考是学习和实践的提炼和升华。思考的过程是思想加工的过程,是辨别是非、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会思考的人也是会工作的人,是少犯或者不犯错误的人。思考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斗争的过程,思考以后产生的想法才是自己的东西。

思想从实践中来。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最好的老师。思想首先是一个个具体的想法,在一次次具体的实践检验中,经过多次的碰撞,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好的做法才能上升为思想。作为年轻干部,特别要重视实践工作,把到艰苦、矛盾集中地方工作作为人生最大的财富,看作是组织最大的培养。

有精神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年轻干部代表着一种朝气,一种向上的力量,更需要有那么一股精气神。

有信念才有精神。信念是一个人的底色,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人没有信念犹如树没有茂根,不能抵抗狂风暴雨的袭击,遇到>挫折、考验的时候,精神不振、改旗易帜。反之,有信念的人,遇到暂时的困难和险阻,会积极想办法去克服,即使一时难以解决,处于低潮,也会矢志不移,等待时机,慢慢积蓄力量,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精神,东山再起,获取最后的胜利。

有目标才有精神。在我们的身边,有的人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工作推推动动;有的人立说立行、风风火火,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前一种人少了一样东西: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积极向上的目标。一个有目标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精神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然后付出艰苦的努力,一步一步去实现目标。一定程度上,目标的高低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有干劲才有精神。十分指标,要有二十分的干劲去落实。美好的目标不会自己变成现实,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实干兴邦,作为年轻干部,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在艰苦的地方成长,在实干中成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冲天干劲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以能干事、干成事为人生追求,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有担当

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在他们身上都有两个闪光的大字:担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的担当;'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昭君的担当;'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的担当。历史会永远记住他们的担当精神。

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担负了发展、民生、和谐的重任,更需要以担当为骨架,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评价一个领导干部,除了自身要硬,很重要的要看他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这里面离不开担当,一个'怕'字当头、混日子的领导就不配在领导岗位上。领导干部要积极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切实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持久担当。

担当是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在担当中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一次担当的经历胜过百次思想的交锋。作为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