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汉语词典>高山流水的意思
gāo shān liú shuǐ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读音为 gāo,shān,liú,shuǐ。意思是: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⒈  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风韵高雅不俗。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汤问》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金·董解元《西厢》英lifty character as 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注音ㄍㄠ ㄕㄢ ㄌㄧㄨˊ ㄕㄨㄟˇ

近音词、同音词 高山流水  

词语解释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

⒈  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风韵高雅不俗。

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汤问》
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金·董解元《西厢》

lifty character as 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

引证解释

⒈  《列子·汤问》:“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 曰:‘善哉!峩峩兮若 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 !’”
后以“高山流水”为知音相赏或知音难遇之典,或比喻乐典高妙。 宋 王安石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一:“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絃膝上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一折:“嘆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病晤》:“清商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

⒉  琴曲名。内容即据《列子·汤问》所载 伯牙 与 钟子期 的故事谱写。原为一曲, 唐 时始分为二曲,至 宋 时又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一说《高山流水》本属一曲, 元 人始分为二。现存传谱初见于《神奇秘谱》。

⒊  词牌名。

《词谱》卷三五:“调见《梦窗词》, 吴文英 自度曲,赠 丁基仲 妾作也。妾善琴,故以《高山流水》为调名。”

国语辞典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

⒈  形容乐曲的高妙。语本后比喻知音的 难遇。元·马致远也作「流水高山」。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董西厢·卷四》:「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
《任风子·第二折》:「高山流水知音许,古木苍烟入画图。」

⒉  词牌名。宋代吴文英的自度曲。如宋代吴文英的〈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词。

千篇国学 QIANP.com

英语fig. intimate and understanding friend, sublime musical composition


网络百科

高山流水 (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 高山流水 (汉语成语)

  • 版本一: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版本二: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