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汉语词典>隶书的意思
shū

隶书

隶书读音为 lì,shū。意思是:隶书[ lì shū ]⒈  一种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汉朝的隸书笔画比较简单,是汉朝通行的字体。英official script,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current in the Han Dynasty;

拼音lì shū

注音ㄌㄧˋ ㄕㄨ

繁体 隸書

近音词、同音词 隶属 黎庶 历书 隶书 栎树 礼数 栗鼠 里塾 历数 丽姝 礼书 理数 禮術 黎澍 理书 离数 历术 吏术 纚属 吏书  

词语解释

隶书[ lì shū ]

⒈  一种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汉朝的隸书笔画比较简单,是汉朝通行的字体。

official script,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current in the Han Dynasty;

引证解释

⒈  汉字字体名。也叫佐书、史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改象形为笔画化,以便书写。始于 秦 代,普遍使用于 汉 魏。秦 人 程邈 将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 程邈 创隶书之说。

《魏书·术艺传·江式》:“隶书者, 始皇 使 下杜 人 程邈 附於小篆所作也,以 邈 徒隶,即谓之隶书。”
巴金 《秋》二:“五弟, 金冬心 写的隶书单条哪儿去了?”

⒉  正书的古称。正书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故 唐 以前仍有把正书沿称隶书的。为区别于 汉 魏 时代通用的隶书,又称正书为“今隶”。

⒊  指官司刑狱所用的文字。

章炳麟 《訄书·订文》:“北宋 之亡,而民日啙媮,其隶书无所增。增者起於俗儒鄙夫,犹无增也。”

网络百科

隶书

  •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