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陪都的意思

péi

陪都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陪都[ péi dū ]

⒈  旧时在首都以外另设的首都。

alternate capital;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在首都以外另设的首都。

严复 《原强》:“往者 日本 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 威海 之海军大替矣。”
鲁迅 《伪自由书·战略关系》:“其实,现在一切准备停当行都陪都色色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学生,也已经各自乔迁。”

⒉  特指抗 日 战争时期的 重庆。续范亭 《闻陪都文化界演<屈原>有感》诗:“闻道陪都吊国殤,名流巨子齐登场。

屈原 身份谁能肖, 沫若先生 自上装。”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六:“抗战以来,就在外面勤劳奔走,为国服务,从 南京 到 武汉,又从 武汉 到陪都 重庆。”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陪都

  • 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也称为辅都,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称为“两京”,其制度称为两京制度或者两京制、陪都制度等。
  • 陪都划分十大类型为两京制、多京制、军镇型、留都型、圣都型、守望型、霸府型、市集型、未就型等。是中国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都城的设置,基于地缘政治、尤其军事防御的考虑,陪都是补充首都的缺失,形成互相协调,各有侧重的格局。陪都发挥着呼应、补充、配合等辅助性作用,处于副核心地位。
  • 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夏朝继承,商朝发展,西周初年设立的雒邑(今洛阳)趋于完善,后世遵从之。影响了中国和东亚几千年的都城制度,并且许多王朝也不仅仅是两京,此外,朝鲜、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有类似的制度。而在世界其他文化圈内,按照功能划分也有设置多个首都的情况。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