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
金墉读音为 jīn,yōng。意思是:金墉[ jīn yōng ]⒈ 西方的城。⒉ 犹金城。坚固的城墙。⒊ 古城名。三国魏明帝时筑,为当时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西北角一个小城。唐贞观后废。《太平御览》卷一七六引晋陆机《洛阳地记》:“洛阳城内西北角有金墉城,东北角有楼高百尺,魏文帝造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瑶光寺北有承明门,有金墉城,即魏氏所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洛阳县》:“嘉平六年,司马师废其主芳,迁于金墉。延熙二年,魏王禅位于晋,出舍金墉城。晋杨后及愍怀太子至贾后之废,皆徙金墉。永康二年,赵王伦篡位迁惠帝,自华林西门出,居金墉城。”因亦比喻帝后被贬之所。
拼音jīn yōng
注音ㄐㄧㄣ ㄩㄥ
近音词、同音词 进用 金镛 禁用 劲勇 近用 謹庸 金鏞 金墉 禁甬 進用 谨庸 矜勇 勁勇 晉用
词语解释
金墉[ jīn yōng ]
⒈ 西方的城。
⒉ 犹金城。坚固的城墙。
⒊ 古城名。三国魏明帝时筑,为当时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西北角一个小城。唐贞观后废。《太平御览》卷一七六引晋陆机《洛阳地记》:“洛阳城内西北角有金墉城,东北角有楼高百尺,魏文帝造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瑶光寺北有承明门,有金墉城,即魏氏所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洛阳县》:“嘉平六年,司马师废其主芳,迁于金墉。延熙二年,魏王禅位于晋,出舍金墉城。晋杨后及愍怀太子至贾后之废,皆徙金墉。永康二年,赵王伦篡位迁惠帝,自华林西门出,居金墉城。”因亦比喻帝后被贬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