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汉语词典>蟠龙的意思
pán lóng

蟠龙

蟠龙读音为 pán,lóng。意思是:蟠龙[ pán lóng ]⒈  盘伏的龙。⒉  回环的龙形。⒊  发髻名。

拼音pán lóng

注音ㄆㄢˊ ㄌㄨㄥˊ

繁体 蟠龍

近音词、同音词 盘龙 蟠龙 攀龙 盤龍 盘垄 蟠龍 盘拢 盤壟 盤攏 攀龍  

词语解释

蟠龙[ pán lóng ]

⒈  盘伏的龙。

⒉  回环的龙形。

⒊  发髻名。

引证解释

⒈  盘伏的龙。

《尚书大传》卷一下:“蟠龙賁信於其藏,蛟鱼踊跃於其渊。”
郑玄 注:“蟠,屈也。”
《方言》第十二:“未陞天龙谓之蟠龙。”
李商隐 《赛灵川县城隍神文》:“逐清泠耕父不使扬光;迴沮泽之蟠龙,皆令洒润。”

⒉  回环的龙形。

《淮南子·本经训》:“寝兕伏虎,蟠龙连组。”
高诱 注:“蟠龙,詰屈相连,文错如织组文也。”
《秦併六国平话》卷下:“门外苍松踞虎,阶前古檜蟠龙。”

⒊  发髻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修容》:“古人呼髻为蟠龙,蟠龙者,髻之本体,非由粧饰而成,随手綰成,皆作蟠龙之势。”

网络百科

蟠龙 (汉语词语)

  • 蟠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古代传统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 在中国,蟠具有“伏在地面上”的意思,蟠龙指的是伏在地上的龙或盘成一团的龙。但是蟠很多时候都用来指蚯蚓等地下的虫,含有不怎样高级的意思,所以有一种说法,蟠龙是逊于蛟龙的没角下等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