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
藤黄读音为 téng,huáng。意思是:藤黄[ téng huáng ]⒈ 植物名。一名海藤。常绿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单性,实为浆果。产于印度、越南等地。树皮渗出的黄色树脂,有毒,经炼制,可作绘画用的黄色颜料,也称“藤黄”。
拼音téng huáng
注音ㄊㄥˊ ㄏㄨㄤˊ
繁体 藤黃
词语解释
藤黄[ téng huáng ]
⒈ 植物名。一名海藤。常绿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单性,实为浆果。产于印度、越南等地。树皮渗出的黄色树脂,有毒,经炼制,可作绘画用的黄色颜料,也称“藤黄”。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一名海藤。常绿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单性,实为浆果。产于 印度、越南 等地。树皮渗出的黄色树脂,有毒,经炼制,可作绘画用的黄色颜料,也称“藤黄”。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藤黄》:“今画家所用藤黄,皆经煎炼成者。”
《红楼梦》第四二回:“就是颜色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这四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