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
拼音xiān xiān
注音ㄒㄧㄢ ㄒㄧㄢ
繁体 纖纖
组合 AA
近音词、同音词 宪宪 跹跹 纤纤 显现 先賢 鲜鲜 闲闲 县县 閑閑 韱韱 先贤 显显 嫌閒 嫌闲 銜弦 限险 显贤 鶱鶱 贤显 限險
词语解释
纤纤[ xiān xiān ]
⒈ 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
英thin;
引证解释
⒈ 细微;细微的事物。
引《荀子·大略》:“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徵调曲五》:“纤纤不絶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宋 张元干 《南歌子·中秋》词之四:“指印纤纤粉,釵横隐隐金。”
⒉ 女手柔细貌。
引《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唐 罗邺 《题笙》诗:“最宜轻动纤纤玉,醉送当观灩灩金。”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纪存》:“班姬 晋女 今何有,携来合付纤纤手。”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十九:“旧厢风月重相忆,十指纤纤擘荔枝。”
⒊ 指女子柔美之手。
引元 徐再思 《水仙子·红指甲》曲:“雪藕丝霞十缕,鏤枣班血半点,掐 刘郎 春在纤纤。”
⒋ 细巧貌。
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⒌ 尖细。
引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鉤。”
唐 韩愈 《答张十一功曹》诗:“篔簹竞长纤纤笋,躑躅閒开艳艳花。”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杨四》:“俄而楼门边,露纤纤小足。”
⒍ 细长貌;柔细貌。
引唐 孙鲂 《柳》诗之二:“春风多事刚牵引,已解纤纤学舞腰。”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
清 纳兰性德 《赤枣子》词:“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
柯岩 《东方的明珠》一:“它们拼命往下钻,只想越来越深地潜入缸底,借那几根纤纤的水草来隔开危险,那里还顾得上吃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