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读音为 bēi,lín。意思是:碑林[ bēi lín ]⒈ 众多石碑竖立如林之地。例长安旧府学内有碑林,萃石刻六百余种。英the Forest of Steles;
拼音bēi lín
注音ㄅㄟ ㄌㄧㄣˊ
近音词、同音词
北林 北邻 北鄰 碑林 背臨 背临
词语解释
碑林[ bēi lín ]
⒈ 众多石碑竖立如林之地。
例长安旧府学内有碑林,萃石刻六百余种。
英the Forest of Steles;
引证解释
⒈ 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内。建于 宋哲宗 元祐 五年(公元1090年)。原为保存 唐 “开成石经”而设,后陆续增加,内储 汉 魏 以来各种碑石一千数百方,是我国保存古碑最多的地方。现为 陕西省 博物馆的一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百科
碑林 (西安碑林)
碑林(Forest of Steles),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第1号)、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正式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现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有四骏藏于碑林。西安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3月4日,碑林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